年3月18日-26日,以日本专修大学土屋昌明教授为首的洞天福地考察组走访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太湖林屋洞天、穹窿山福地、句容及金坛境内的茅山华阳洞天等胜迹。本篇文章是组员广濑直记博士所做的考察记,其日文原文刊载于专修大学《洞天福地研究》第四号,年6月,27-62页。

1.前言

3/18(月)苏州市(集合)

3/19(火)苏州市→西山(林屋洞)→穹窿山(上真观)→苏州市

3/20(水)苏州市(苏州市博物館)→句容市

3/21(木)句容市→茅山(崇禧万寿宫→元符万宁宫→华阳洞→仙人洞→玉晨观遗址)→句容市

3/22(金)句容市→茅山(乾元观→老君洞→三官洞→柏子洞→良常山→老虎洞)→句容市

3/23(土)句容市(葛仙观→华阳书院)→茅山(金牛洞→茅洞→元阳观)→句容市→南京市

3/24(日)南京市

3/25(月)南京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3/26(火)南京市(解散)

笔者在年3月18日至26日期间,有幸参加了专修大学土屋昌明教授带领的洞天福地考察队。上面的行程表是我同行期间的全部日程安排。本文便是针对这一行程所编写的考察记录。首先对这份考察记录的构成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本文按日期次序分别制作“时间表”,这是这份考察记录最基础的部分。然后添附相关的照片、地图和解说作为参考。时间表每15分钟为一个单位记录。

照片中包含了我本人年8月底在茅山拍摄的一部分,都做了注解。未做注解者即是此次考察所摄之照片。

因为仅用文字表述很难抓住地理方位的感觉,所以添附了一些地图。地图使用的均是谷歌地图。虽然原本添附了很多张地图,但是因为我能使用并且合适的只有谷歌地图,这些图网上都能查到,所以最终减去了一些。同时尽可能使用了所含无关信息较少的地图,在此之上加入了我想要表述的信息标注。地图1放在了文首,地图2-4放在了文末。

解说记录了考察的情形,本人的感想,考察地相关的简单介绍,考察实地与文献资料比照工作的结果等内容。同时尽可能将解说的文字与照片、地图相结合。

横手裕的《洞庭包山林屋洞》(《洞天福地研究》第2号)对林屋洞、土屋昌明的《第八大洞天句曲山洞的现状与考察》(同上,第3号)对茅山的元符万宁宫和华阳洞、仙人洞、玉晨观、乾元观、金牛洞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记录,可参考相关内容。虽然这次的考察记录有意识地避免记录重复的内容,但由于考察的是同一个地方,所以难免会有一些重复的地方。

3/19(周二)至3/23(周六)的考察人员共五名,分别是土屋昌明、森瑞枝、铃木健郎、酒井规史、广濑直记。

2.3/19(周二)的考察

09:30晴。乘坐出租车从苏州市区出发。沿着太湖的湖畔行驶。

10:15太湖的湖面上飘着雾霭,无法看到远处的景色。太湖之大犹如我们在沿着海岸线行驶一样。

10:45通过了长达4km的太湖大桥,进入了太湖中最大的岛—西山岛金庭镇。

11:00到达林屋洞景区(*地图1)。景区规划的很好,游客很多。在小店买了《太湖西山》等一些书籍。

11:15到达林屋洞的入口(*2-1,照片1)。

12:00出了林屋洞。出口附近有几处摩崖石刻。(1)

12:15攀登林屋山(*照片2)。脚下是一大片梅林,举目可看见白茫茫的太湖。

12:30到达山顶的灵祐观(*照片3)

13:00出林屋洞景区,乘坐出租车向东山景区(*地图1)出发。

14:00到达东山观光中心。街上茶店林立,这里是名茶碧螺春的产地。吃午餐。

14:45突降大雨,因此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去穹窿山。

15:30到达穹窿山,在景区服务中心借了雨伞。

15:45到达上真观(*2-2,照片4)

16:30乘坐景区巴士的末班车下了穹窿山后,乘坐出租车回到苏州市区。

地图12.1林屋洞林屋洞是一个位于林屋山下的一个溶洞。入口附近坚硬的石灰岩壁上刻着“天下第九洞天”、“仙府”等文字。

下沉式的洞口,左右非常开阔。根据介绍牌上的文字说明,洞窟里分为隔凡洞、天后别宫洞、金龙洞、丙洞、阳谷洞五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像地下室一样的宽阔空间,其间巨石林立。根据《太湖西山》的记载,林屋洞的“林屋”之名取之于洞窟内“顶平如屋,立石如林”的形状。(2)

林屋山山顶的灵佑观(3)规模虽然小,但仍有道士住持,曾于年9月重建。(4)道观中心有一座名为驾浮阁的三层五阶的楼阁。它的第一层(二楼部分)挂着一块写着“三清阁”的匾额。穿过匾额进到里面,下沉的一楼部分供奉着三清像。楼阁的边上还有一个小的进香空间,并挂着“苏州市吴中区道教教会太湖西山林屋洞灵佑观管理委员会”的竖匾。

照片1林屋洞

照片2林屋山

照片3灵佑观2.2穹窿山上真观(*地图1)穹窿山既不是十大洞天,也非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乃是这次的考察碰巧到访了此处。穹隆山高.7m,其形胜比林屋山更像一座山。这里是孙武著作《孙子兵法》的地方,因此零星分布了孙武文化园、孙武书院、孙武苑等景点,是一处修整的不错的观光地。但是此行没有空余的时间去这些孙武相关的景点逛逛,急急忙忙的坐上景区巴士去了上真观。

照片4上真观

照片5上真观内大茅君像上真观是一座正一派的道观。规模大且有道士住持。现在的建筑物虽然看起来非常新,但当地的信仰历史却非常悠久,山门上挂着一块“皇清勅建上真观”的横匾。穿过山门沿着长长的台阶笔直拾级而上到达了一座很大的殿宇,里面供奉着三茅君。解说的牌子上写着“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穹窿山修行,之后去了茅山得道升仙了。”但是,在《云集七笺》卷一零四《太元真人东獄上卿司命真君传》与《茅山志》卷五《三神纪》中对三茅君的记述都没有提及在穹窿山上修行的内容。根据《太元真人东獄上卿司命真君传》中的记载,茅盈(后称大茅君)在恒山、西城山、龟山修行之后进入句曲山(茅山),他的弟弟茅固(后称中茅君)和茅衷(后称小茅君)早前就职于官场,后因为仰慕得道的哥哥而出家。

不过,穹窿山茅君信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初以前。《穹窿山志》(清.吴伟业等撰)中收录了很多穹窿山上真观相关的碑文,这些碑文大部分记述的都是关于三茅君的内容。在这里虽然没有办法将所有内容都过目一遍,但有一篇顺治十七年()袭封嗣汉五十三代天师大真人张洪任撰写的《穹窿山上真观碑记》记录了清初时期重建上真观的直接来龙去脉,应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余方为童子、侍先君子游。何幸于朝真遇之(笔者注:之=施亮生)。时盖庚寅春日也。先君子辗然笑曰,吾道乐得其朋矣。因中丞公与亮生,放艇河曲,遍历山阿。见有三峰插天,嶙峋特起,诸山如拱如伏,咸出其下。先君子曰:异哉此山,灵气隐隐隆隆,若有神物护之者。然是名穹隆山。则三茅真君之行宫在焉。此山世传为赤松子採赤石脂处,先祖留候,从赤松子游。是耶非耶。山之巅叠石为室,名国师砻。

穹隆当汉之初平年间,建有上真观。此时真君尚未生。而上真观之建于此山,盖千余年于兹矣。太玄元君、定録二君、保命三君兄弟,同生于后汉之建武十年甲午岁。元君以童真成道。两弟以孝廉举高职,弃家舍族,同往修炼。遂登真君之位。宝诰中所称隐恒山而悟道,登句曲以升天者此也。真君授东獄之职,掌中界之权。后之人,遂以穹隆(庙)〔祠?〕(是)〔祀〕真君。上真观之名,因之不改,所从来者久矣。*〔〕内是据实物的石碑修改的字。

犹记,先君子偕中丞公与亮生登临时,适当庙貌中落,止存败壁颓垣,孤立于风雨飘摇凄凄荒草之中。欲求篝灯焚膏,进辨香于真君之前,不可得。中丞公奋然起曰,嗟乎真君之为灵昭昭也,今何有乎。将使山灵果无灵乎,吾道竟无灵乎,而禋祀遂(中)〔终〕绝乎。是(任)〔在〕人耳。斯事请以属亮生。亮生曰唯唯。相与共盟于真君之前而别。

顺治七年()春,张洪任跟随先君子(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与施亮生道士和大中丞吴晋锡一起游历山河。途中遇见了一座非常高,灵气漫布的山,就是穹窿山。山中有三茅真君的行宫。根据传说,穹窿山是先祖留候(张良)跟随赤松子游历过的地方,山顶有一国师龛。

穹窿山上于汉朝初平年间(~)[*初元年间(前48~前44)的笔误?]建造了上真观,这远远早于三茅真君的诞生。茅氏兄弟生于后汉的建武十年(34年),他们得道之后就位真君,后世的百姓才开始在穹窿山上供奉三茅真君,上真观之名(作为供奉三茅真君的场所)被沿用了下来。

张洪任一行人到访穹窿山的顺治七年春的时候,茅君庙已经非常衰败了,甚至于先君子想要点灯向三茅真君供香都无法实现。当场,吴晋锡委托道士施亮生来重建庙宇,并在三茅真君像前立了誓。

十年后,张洪任入朝觐见的途中,再次到访穹窿山见到庙宇已经重建完成。于是向朝廷奏请了一块匾额,命名为“上真观”以不忘初心。(5)

张洪任的记述中既主张上真观的建立早于三茅真君,但与《云笈七签》及《茅山志》中的《茅君传》相比,又有大幅度推迟茅君生辰年份的行为。但不论怎么说根据这个记述可以确定在顺治七年春他们到访穹窿山的时间节点上真观是非常的衰败,以及当地存在着茅君信仰。

虽然《穹窿山志》里收录的碑文有很多将茅君信仰的历史追溯到汉代(6),但事实上关于这个信仰起源于何时,还需要精查更多的文献资料。

照片6张洪任撰「穹窿山上真观碑记」另外,上面这块碑文中登场的施亮生(道渊),现在在上真观的祖师殿中被作为开山祖师供奉着。并且在祖师殿中,展示着包括那块碑文的好几块石碑,列举如下:(7)1、《穹窿山上真观碑记》顺治十七年,(袭封嗣汉五十三代天师大真人张洪任撰)(8)

2、《穹窿山上真观碑记》顺治辛丑,余廉徽撰

3、《穹窿山上真观碑》康熙元年,王元晋撰

4、《穹窿山重建上真观碑记》康熙三年,金之俊撰

5、《重建茅君殿记》乾隆五十四年,潘奕隽撰

6、《奉宪优穹窿山上真观斋粮田差徭碑记》康熙十八年

3.3/20(周三)的考察

09:15少云。乘坐出租车出发去苏州博物馆。

09:30到达苏州博物馆,参观了从林屋洞中出土的投龙简的文物(*3-1)。

11:30出苏州博物馆,游览拙政园。

12:30午餐后回到酒店。

13:00乘坐出租车出发去句容市(*地图1)。

15:30到达句容市区的酒店。

3.1苏州博物馆藏林屋洞出土道教文物

根据程义等的《苏州林屋洞出土道教文物》记载,年林屋洞的改建工程中,洞窟内出土了梁代的石碑、五代的神像、金龙、玉简、陶瓷器等文物。其中金龙、玉简、金钮为唐代至宋代期间举行投龙简(9)的文物。(10)具体列举如下:

金龙:四只

鎏金(镀金)铜龙:二只

铜龙:二只

金钮:三粒

玉简:三枚

照片7林屋洞之金龙洞以上这些文物目前都收藏于苏州博物馆,但我们去的时候,只有金龙二只和鎏金铜龙二只被展示出来。解说牌上都写着是唐代的文物。虽然不清楚这个年代是如何推定的,但根据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宫观》里“灵佑观在洞庭山。唐之神景宫也。盖明皇时建。内有林屋洞,人间第九洞天也。……唐时投龙于此,因建宫”的记载,可知林屋洞从唐代开始就有举行投龙简的仪式。

照片8苏州市博物馆展出金龙

照片9苏州市博物馆展出鎏金铜龙另外,根据程义的《宋真宗天禧二年林屋洞道教投龙文物简介》与陈小三的《苏州林屋洞出土玉简铭文初探》的记载,三枚玉简中的一枚刻有北宋真宗的名字与天(禧)二年(年)的年号,以此可以确定这是当时金箓斋所用之物。(11)程氏甚至认为金龙中的一只(未展示)与三粒金钮是与这个玉简一同使用的。4.3/21(周四)的考察

09:00晴。从句容市区乘坐出租车出发去茅山景区。

09:45到达崇禧万寿宫(*4-1,地图3)。受到茅山道院办公室赵华主任的迎接。向我们介绍了当日接待我们的茅山道院的潘一德副道长。潘副道长作为《茅山道教志》的作者之一,也是茅山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10:15潘副道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元符万宁宫(*4-2,地图3)。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宋代和清代的残壁等古旧之物。

10:45参观了华阳洞、仙人洞(*4-3,地图3)。

11:30回到崇禧万寿宫,与潘副道长做了交流。

12:00乘坐茅山道院的车来到山麓,与杨世华道长等共进午餐。会餐的情景在茅山道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