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前先问大家个问题,一开始光看到《龙虎山张天师》这个影片名称,你首先产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会不会觉得这就是一部神话、玄幻类电影?

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现在文化圈受玄幻、修仙类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看到一些带有道、佛、神等意涵的文字时,就会首先想当然地将其与“神话”联系在一起,然而却忘掉了其原本的面目。

《龙虎山张天师》就是针对这类情况反其道行之而制作的一部网络影片,同时也可以这样说,正因为只是部网络影片,其试“试水”的价值要大于“赚钱”的价值。当然,也不是说这部影片不想赚钱,但在进行一种新模式的创新时,总需要有先行者来探索怎么做才能达到观众的需求。

就豆瓣评分来看,《龙虎山张天师》已经跌到4.9分,这个分数无疑算是比较失败的分数。但是站在影评人的角度看,《龙虎山张天师》还是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这部影片企图用商业化的包装,来更接近原型地塑造出一个历史人物。

说实话,像这种以“武侠式”外壳,把近于神话的人物拉回现实,让其更有人情味的操作,《龙虎山张天师》也不是第一位这么做的。

还记得年于荣光版的《斗破苍穹》吗?“斗气化马”的梗曾喧嚣一时。

有网友觉得,年就能拍出《蜀山传》这种特效堆积的仙侠片,为什么年的《斗破苍穹》特效却那么烂?

其实,这并不是《斗破苍穹》想不想用特效或特效烂不烂的问题,于荣光导演其实也是那种比较传统的类型,他可能认为,《斗破苍穹》那种开挂式的战斗力实在不切实际,拉回“常识”才会更贴近观众,所以他才以“武侠风”拍了一部“仙侠剧”。

《龙虎山张天师》虽然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又不太一样。《斗破苍穹》本身就是一部架空世界观的小说,于荣光导演用武侠风来演绎,确实有点“想当然”。而《龙虎山张天师》的原型在我国历史记载中,就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张道陵,也是正一道的创始人,后世称之为祖天师。

这个人是历史上真真切切存在过的人,影片中所展现的蜀地除“妖”,也存在于传说中,据传,张天师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忽见那太上老君下降,对张道陵说:“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为期,约会于阆苑。

当然,现代人一看这就是假的。这已经是被艺术加工后的“故事”。但张道陵当年被汉和帝赐为太傅,三诏不往,言“志在青山”却是真事。其创教以教化万民,定是借自身的影响力做过不少利民之事,所以才被后世后传颂。

《龙虎山张天师》初心大概就是想塑造出这样一位“正道者”的形象,进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正能量。

若导演中规中矩刻画张天师的生平,会显得有些刻板化;若拔高到神话层次,又会使张天师这个人脱离大众,显得不够人性化。所以在兼顾娱乐性和人物性的两方面考量下,以武侠形式,而不是仙侠形式来展现,是最好的方式。

这就好比张天师在影片中所降的“妖”,也不过是人心之妖,所遭受的“术”,也不过是障眼之术。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甚至可以说是部“破除迷信,弘扬正道”的影片。

可惜的是,剧组本意是想通过这种武侠式故事方式让网络电影中的受众圈层进一步扩大(也就是说这部片子并不是完全拍给90、00后看的),更选择了樊少皇来担纲张天师一角,结果还是在故事性上没有完全把握住受众的刺激点,才导致了这场评分滑铁卢。如果再拍一次的话,相信导演也会有所调整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