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简介:都头郓哥。作者本名谭亚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自幼酷爱历史,喜读古典名著,致力于《水浒传》历史资料和版本研究多年,代表作品《扫水浒传》。
都头品荡寇第六十八回上一期专栏中,都头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七回,宋江准备逃往盐山,却在夜明渡被渔人贾忠、贾义擒获,邓辛张陶四将带兵将盐山、虎翼山、蛇角岭全部荡平。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八回“献俘馘君臣宴太平,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看看后续发展如何。情节简介:张叔夜带兵平定梁山,又扫荡了残余的盐山等势力,带领所有军将从曹州启程返京,沿途各地迎接,十分威武荣耀。九月初一到了东京,宋徽宗亲自出郊相迎,慰劳众将。百姓纷纷议论被擒获的宋江等三十六人,天子和众大臣进城,宋江等交由刑部监禁,九月初六全部凌迟处死,宋徽宗设宴款待众有功之臣。次日,宋徽宗又命画张叔夜等平定梁山有功之臣图像,放入徽猷阁,以示奖励。过了几天,宋徽宗又想起出征前,龙虎山张天师曾说张叔夜等是天上的雷部众神下凡,于是将张天师召至东京,张天师把众人在天上的职位都说了,又告诉宋徽宗玉帝还召了十八位散仙帮助雷将对抗梁山,并说出了散仙的来历,宋徽宗又下令褒奖散仙,张天师又告诉宋徽宗梁山一百八人虽然身死,但魂魄未灭,须得百年之后才能彻底收伏。宋徽宗又怕梁山还有残党,恐再生事端,于是召张叔夜、云天彪、陈希真前来商议。(清末出版的《荡寇志》中展现张天师向宋徽宗说明雷将来历情节的插图)都头曰:此回展现了梁山一百单八名好汉的最终结局,并详细说出了雷将散仙的来历。《荡寇志》作为水浒续书,也算是一本神魔小说,作者将宋江等梁山好汉视为妖魔,安排玉帝派遣天庭雷部众将和散仙一同收伏妖魔,带有很明显的神话色彩。但俞万春无疑是曲解了《水浒传》的愿意,水浒的开篇虽然也说“洪太尉误走妖魔”,但是此“妖魔”并非传统意义上作恶多端的妖魔鬼怪,而是按天意下凡历练的天上星辰,最终完成使命还要重返天庭。如洪太尉放罡煞时,书中就说“一来天罡星合当出世,二来宋朝必显忠良。”后文中罗真人曾说:“贫道已知这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九天玄女也曾对宋江说:“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安,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可见梁山一百零八罡煞乃是天上的正神,不过是因为“魔心未断”,加之“下土众生作业太重”,因此玉帝暂罚罡煞下凡,闹动乾坤,在警醒世人的同时,也完成了罡煞的自我修炼。但俞万春显然是把罡煞曲解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妖魔,必要除之而后快,因此自然罡煞的遭遇和原著就会大相径庭了。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本回中涉及的历史典故。本回中涉及的典故有两个,第一个典故是张叔夜等进京献俘后,天子赐筵褒奖,席间“诸臣中有善吟咏的,都恭和奉答,颂扬天子功德。”范金门在这里批道鹿鸣天保即《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是一首臣子祝颂君主的诗。周克商之后,周的统治者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他们奉行德政,以安抚百姓,国家日益安定。这时产生了一些歌颂上天、歌颂君主的诗歌。此诗即为其中之一。该诗原文为:“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范金门在这里题鹿鸣天保,意思就是张叔夜等众大臣颂扬宋徽宗功德,和周朝大臣祝颂周天子一样,都是盛世的写照。第二个典故是张叔夜等得胜班师后,宋徽宗叫人将张叔夜等人画像,准备藏入徽猷阁,以示勋荣。“天子见了甚喜,便亲提御笔题签:中书政事府同平章事、殿帅府掌兵太尉、开国郡王张嵇仲,(字而不名,仿麒麟阁霍光不名之意。)”麒麟阁霍光不名之意是什么意思?原来甘露三年,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大汉,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尊崇和纪念,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以为人臣荣耀之最。但据《资治通鉴》记载:“上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也就是霍光作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但是却没有像其他功臣一样写上名字,只写了姓,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霍光功劳太大,不直接写名字是对他的尊重和崇敬,类似古代一些大臣享受带剑穿鞋上大殿的殊荣;而另一种分析正好相反,霍光虽然是西汉一代权臣和忠臣,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在管教家人方面却做得不够,其死后没几年,他的家人就因为谋反而被汉宣帝满门抄斩,因为霍光的功劳无法掩盖,但同时霍氏家族的谋反事情也无法掩盖,因此汉宣帝在麒麟阁为辅佐他的功臣立像时仍将霍光立为第一,但只写姓,不愿意提起名字了。《荡寇志》中俞万春写天子题张叔夜名字时不写本名张叔夜而写张嵇仲,显然是认为张叔夜平定宋江和方腊,居功至伟,因此不写名字是对他的敬重。但十分巧合的,用分析霍光麒麟阁只写姓不写名的第二种分析,张叔夜也恰恰适用。因为他的次子张伯奋在正史记载中并非像其父亲一样为国尽忠了,而是投降了敌国。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金人以伪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张孝纯权行台尚书左丞相,……又以杜崇为兵部郎中,张仲熊为光禄寺丞,皆在行台供职。崇,充子;仲熊,叔夜子也。”可见《荡寇志》中的雷部神将张仲熊在历史上竟然投靠了宋朝的敌人金国,成了一名汉奸,不知张叔夜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所以我想如果按照这种理解,那么小说中张叔夜就应该写成“中书政事府同平章事、殿帅府掌兵太尉、开国郡王,姓张氏。”了。说完典故,我们再说说本回中有意思的一个情节,张叔夜等得胜回京后,“天子分官受职,遂颁恩诏,大赉天下,举行一切庆典。又诏将那平定梁山泊的文臣武将从始至终的功绩事实,发入乐部扮演。天子御天章阁赐筵,率群臣观剧,观至某臣建功之处,便赐某臣酒一杯。大于义亲酒宸翰,歌咏诗章,赞群臣之功。”也就是说宋徽宗让人将张叔夜等平定梁山的事迹编成了戏剧,并在宴会上演出,用以表彰众臣的功绩。其实这个情节设计并非凭空虚构,《荡寇志》作为“反水浒”的小说,但并不是“反水浒”思想倾向的第一部作品。如果我们梳理明末至清代道光年间的作品,就会发现有三部作品早就已经表现出了“反水浒”的思想倾向,分别是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宣和谱》、《忠义璇图》。金批本水浒无需多说,算是“反水浒”思想倾向的开山之作,《荡寇志》正是接续金批本水浒而创作的。而《宣和谱》和《忠义璇图》两部作品都是戏曲,也很有可能对俞万春创作《荡寇志》产生了影响。关于《宣和谱》,郑振铎先生在《劫中得书记》“宣和谱”条写道:“以《水浒传》为题材之杂剧,元明二代最多。……惟《宣和谱》作翻案笔墨(又名《翻水浒》),以王进、栾廷玉、扈成等剿平水浒诸寇为结束。殆受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之影响,并又为俞仲华《荡寇志》作前驱。”《宣和谱》算是开创了民间水浒戏曲“反水浒”思想倾向的先河,而《忠义璇图》则为宫廷大戏,是御用文人按皇帝授意根据回本《水浒全传》和旧有一些水浒杂剧、传奇予以增删润饰而成。基本脉络与水浒相符,但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极力贬斥梁山好汉的“假仁假义”、“欺世盗名”,最终安排宋江等人下地狱受审,而“忠义”的张叔夜、李若水等大臣死后游天宫,会宴群仙,与梁山好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尊王灭寇”的思想可以说和《荡寇志》一脉相承。《忠义璇图》作为清代皇帝赏赐有功之臣所表演的宫廷戏,正是《荡寇志》中宋徽宗赐筵演戏情节的现实原型。《宣和谱》和《忠义璇图》作为民间和宫廷“反水浒”戏曲的代表作品,俞万春很有可能接触过,至于具体细节,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发掘和研究。说到这里,梁山已经被官军剿灭,但宋徽宗还担心有余党作乱,那么张叔夜等人会提出什么好建议?平定梁山后他们又做了什么?且听都头下回分解。白马创作伙伴本次赞赏均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