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龙虎山 >> 龙虎山荣誉 >> 民间故事范小仙

本地城隍庙里有一个住持姓白,大家都叫他白道长,他相貌清秀,性格恬适,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所他所说,少年时喜欢符咒之术,可惜没有遇到名师,一直得不到真传。为了学习符咒之术,他曾经千里迢迢,从江南跑到了江西龙虎山上,拜见张真人,最终住在玉真观,跟着叶法师学符。

三年之后,白道长想要回家,叶法师就说道:“你已经学习多年,功成就在这一篑间。何不坚持下去?”想劝他继续学习。此时的白道士思乡心切,片刻也不愿多待。

叶法师叹了一口气:“看来你我师徒缘止于此,不可强求啊!”

临行之时,他送给白道士一头大肚子的母驴,对他说道:“徒儿你骑上他,两天就可以到达珂里,只是中途千万不要让他喝水,到了目的地,你可以喂养,可以平时用来代步。”

白道士接了驴,拜别了叶法师,跨上了毛驴。

这毛驴看上去不起眼,脚程却不慢,仅仅两天时间,就到了家里。他进了城隍庙,将母驴栓在斗姥阁下,自己走进了庙里,换了衣服,拜见师父及其他的师兄弟,他们看到白道长,都很吃惊。问道:“你哪一天离开龙虎山的?”

白道长说:“两日之前!”众人一听,都十分惊讶:“师弟的速度不慢啊。”

白道长就将叶法师赠他驴子的事情告诉了师兄弟。众人争先去看这头神异的驴子,却发现哪有什么驴子,只有青草间趴着一只大蛤蟆,白道长解开栓着的草绳,大蛤蟆跳进了水池中,消失不见。

至此,白道长能召唤亡灵、求雨,但对于如何吐纳飞升之术,依旧茫茫然。

这一天,庙外来了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自称范小仙,指名道姓要拜见白道长,白道长一看到此人,他面目清秀,长袖飘飘,飘飘然有出尘之意,一看到这个的扮相就很是喜欢,二人相见甚欢,聊得十分投缘,当天晚上白道长就邀请范小仙与他同一个屋子里抵足而眠,清谈一夜。

他们二人,白道长是出家人,吃素,而范小仙则荤素不忌,还喜欢饮酒,无醉不归。白道长就嘲笑他,但范小仙依旧吃喝如故。

闲暇时分,范小仙也和县里的文人雅士一起出游,人人都喜欢他豪迈俊爽,也不当他是方外人士,范小仙擅长楷书,对风水堪舆之术也有一定的造诣,只是他轻易不开口,只要开口就言之必中。

这一天,范小仙与白道长一起在院子里饮酒,月色皎洁,水镜高悬,满地树影,若即若离,如此良宵美景,有高友相伴,白道长很是高兴,就对范小仙说:“如此良宵,要是有灯戏可以看,也不负这大好明月。”

范小仙说道:“有灯戏啊,离这里不远,马上就要开场,我们去看吗?”

白道长问哪里有灯戏,范小仙却说道:“你去了便知道了。”

说罢他取来院子里的一条长凳,自己骑一半,另外一半让白道长骑,让白道工闭上眼,双手抱住他的腰,说道:“道兄千万不要睁开眼,否则就会掉在地上摔死!”

白道长同意了,范小仙起了一个咒:“起!”那长凳已经腾空飞起,白道长紧抱范小仙的腰,只觉得两耳之间风声阵阵,又听到了大江之水波滔滔的声音,顷刻之间,人声喧哗,锣鼓喧天。

范小仙说到了,凳子已经落地,白道长睁开眼四处打量,发现自己在一个大园子里,园子里的男男女女都像蚂蚁那么大,仰望着台上。台上正上演一出新戏,满场灯火。

范小仙与白道人一起站在凳子上,看了很久,突然一个秃头童子,一个垂髫美女,一个白发老妇,一个跛足乞丐一起踏着歌,嬉笑着踏月而来。

一看到范小笑,他们几人就哈哈大笑,像是有什么话说。

范小仙连忙取出怀里的钱包递给了白道长:“道兄如果饥渴的话,这里有钱,你可以随便花,我和一些老朋友去去就来。”

说罢,范小仙就跳下了凳子,走到了四人跟前,一起说笑着离开了。

白道长看完了戏,范小仙迟迟没有归来,白道长一人无法回家,只好在当地痴痴地等待。一直等到天亮,范小仙没有回来,眼看日上中天,已经是午时了,范小仙依旧没有回来。白道长急了,他将长凳扛在肩上,问行人这里什么地方。行人说:”这里是毗陵城,离你所说的家乡有五百里远。“

听到这么远,白道长气得大骂范小仙:”你这个范小仙,明明五百里,这就是你所说的似在咫尺吗?你无良失信,让老道我受奔波之苦,不当人子!”

他跳脚大骂之后,突觉腹中饥渴,想要去乞讨一些饭食,突然一拍脑袋,想起了范小仙临别之时给他的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碎银二三两,足够他回到家乡。

因为当时正和范小仙在院子里纳凉,只穿着短葛衫,白道长就背着长凳徒步过江,从竹西一直走到了家乡。回到家,他问庙里的仆人:“那范道兄可曾回来?”

哪知道仆人却说:“范道长这几日一直都在庙里,并没有出门一步。”

白道长一惊,他快步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发现范小仙躺在床上酣睡不起,白道长大怒,一把将范小仙揪了起来大骂。埋怨他不够义气,将自己抛下,一个人回来。

哪知道范小仙却不以为然,含笑问道:“那木凳你可扔了?”

白道长白了他一眼:“我自己家的东西,干嘛要扔了。”范小仙一听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不会扔掉自己的东西。”

此时白道长所住的地方,在城隍庙的东边,这里有许多楼阁,绵延三四进。西房比较破,没有钱营建,里面都是一些房。

范小仙认为,乾方太塌,如果没有楼阁,这个庙宇不会长久,必然败落。对县城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看到庙西有一处王家的宅子,里面有堂楼五间,串楼五间,由于时间太久,都快要塌了,王家准备拆掉重建。范小仙听说之后,连忙来到王家,请王家千万不要拆除,说道:“城隍乃一个地方的神官,城隍庙则关乎一城的风水,西边全靠贵府的一些楼阁作陪衬,如果毁掉,怕是对本县还有贵府都有所不利。”

王家人听了,也是很踌躇,说道:“这楼都快塌了,怎么办。”

范小仙说:“不怕,我有法术。”说罢取来了竹竿木杠从上面支撑着。

王家人说:“这楼往西边倒,你在东边撑着,是让他赶紧倒掉吗?”

范小仙却说:“我这一撑,可以让他再坚持几百年,怎么可能很快倒掉?”

王家人半信半疑,哪知道这随手一支的木杠竹竿竟十分牢靠,这危房到了刮风下雨的季节都会微微摇晃,但一直过了好几年,都安然无恙。

无人之际,范小仙问白道长:“道兄可知我为何来到此处?”

白道长摇摇头,范小仙说:“我前生与道兄有缘,你我本是师兄弟,一起修道,却因为发生了一些事,你遭遇劫难,兵解后重新投胎作人。我奉师命,才来邀道兄与我同行,我们师兄弟二人栖深谷,修至道,功成之后,可以登上仙楼,朝见玉真。只可惜你贪恋人间,没有去意,这怎么办?”

白道长听了也苦笑道:“贫道也知道,只是我耐不住寂寞,这才从江西龙虎山跑了回来,不然的话,如今我还在叶法师那里修道呢!我怎么能舍弃家乡,与你一起四海漂泊呢?”

范小仙拉着白道长观火戏,登高峰,走危桥,白道长都以为是幻术,并不相信。

眨眼间已经三年了,范小仙突然对白道长说:“道兄如果不去,我就要离开了!”

第二天,他拜别了本地所有的朋友,有人问他家乡在哪,他只说在很远的地方。

当时有一个学医的陈先生,和范小仙关系很好,听说他要离开,就要与他饯行,酒席上,陈先生对范小仙说:“先生会奇术,肯定有许多良方,今日你我就要一别,不如送我一两个方子如何,也可让我悬壶济世,为世人做一些功德。”

范小仙笑着看了看大厅西侧的土墙,说墙下土就是催生药。

他刚要离开,哪知道突然下起了大雨,这一耽搁就是十来天,正好南山发了大水,巨浪拍打着城墙。范小仙回到庙里,拉着白道长登上城墙,一起望着城外的滔滔大水。

过了许久,范小仙说:“这水中自有佳境,道兄可否与我一起跳进去?”

啊,这么危险?白道长摇了摇头,拒绝了。

范小仙叹了一口:“可怜,可惜!道兄空有道骨,却无仙缘!即便如此,我还是要用法术让道兄相信,这世上有法术的,你也可以登上仙宫。”

说罢,他一抖长袖,从他的袖中飞出一条十余丈的白练,向空中一掷,就成为一座桥,直通往云霄,他说道:“道兄与我一起游月宫,可好?”

白道长坚决不肯去,范小仙向他行了一个大礼,登上了桥,纵身跳上了天空,眼看范小仙消失在云朵之中,突然白练掉了下来,范小仙也从空中摔了下来,投进了那滔滔大水之中。风急水大,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白道长一看好友出了状况,连声呼救,已经来不及了。

好友出了意外,白道长伤心欲绝,他流着泪回到家,以为范小仙已经葬身鱼腹。第二天,有一个香客从邗江回来,捧着一把扇子送给白道长,说道:“我昨天在东门浮桥遇到了范先生,他说飞升之际拿走了道长的扇子,知道道长爱惜自己的物件,嘱咐我一定要还给道长。”

白道长接过扇子,仔细打量,正是自己的扇子,这才知道范小仙已经飞升仙去了,心里暗暗后悔。

又过了十来年,庙西边的王家没有守约,直接将那幢危楼给拆了,工人用石杵凿去竹竿木杠,突然金光一闪,晴天里响起了一道霹雳。当时王家主人正在楼上,突然感到一阵震动,摔了下来,差点死掉。

而之前和范小仙交好的陈姓医生,他听从了范小仙的话,只要遇到难产的患者,就用庙里大厅西侧的墙土给人治病,果然颇有灵验。

只是怪异的是,这土白送给人则灵验异常,如果是收费的,则一点效果也没有。附近的人听说之后,都来这里取土,不到两年的时光,土墙下一撮土也没有了。

这个故事出自《秋灯夜雨录》,作者幼年时,曾经在庙的东房,看到正中悬挂着丰干禅师骑虎像,楼上又挂着白鹿衔芝图,笔墨透逸,颇有出尘之意,庙里的道士说这是范小仙所画,也不知道真假。

就故事而说,范小仙的朋友白道长明明有仙骨,有成仙的条件,却没有仙缘,多次成仙的机会都被其放弃。何因?除了他害怕寂寞,留恋人间之外,也和他不相信这些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是你,你相信仙缘之类的说法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