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观是中国道教鼻祖张道陵在年前结炉炼丹的地方。这里原名“云锦山”,其山雄踞如削,自然生成的山纹,恰似一帘云锦。山顶上,成年有万千野鱼鹰在此盘旋。东汉永元初(公元89年),祖天师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至鄱阳又溯信汇而上,由双鹤引路,来到云锦山修道炼丹,“丹成而龙虎现,”这里便改名为龙虎山。汉末晋初,第四代天师受父亲张鲁的嘱托,携印剑符箓自汉中回到龙虎山祖坛,建“天师草堂”祀祖天师于此。南唐保大八年()敕建天师庙,翰林学士陈乔撰《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但早在唐天宝年间(公元-年),道士吴筠就曾有“道士身按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的诗句,证明早在唐代已经有庙。宋徽宗崇宁四年(年),30代天师张继先奉敕修建,赐额“演法观”。宋咸淳七年(年),36代天师张宗演又新其殿宇,周方撰记。明嘉靖三十二年(年)奉整重修并改额为“正一观”。万历七年(年),朝廷遣太监杨辉督修,万历三十九年,第50代天师张国祥复修。明天启三年()再修,礼部尚书施风来有记。清康熙五十二年()朝廷又拨帑银,将玉皇殿改为楼。清嘉庆二十年()第59代天师借帑银二万两,再次修复正一观,修葺后的建制为:正殿5间,重檐丹楹,彤壁琉璃瓦;东西周各10间,环以朱栏。玄坛殿3间,在东中;从祀殿3间在西中,仪门3间。阶下设钟鼓二楼,凡殿、楼、门、庑、梁、栎俱饰彩绘。正门中额曰“正一观”,皆朱漆铜沓冒。门外立幡杆二、正殿后楼房5间,甬道全砌巨石。丹房3间在大殿西,有楼房3间,左右披厢各一,皆备庖温(即厨房、厕所、洗澡间)。门外,有炼丹岩,濯鼎池等古迹。清朝时,有庙田余亩,永免差徭。年前后,正一观不慎被焚,仅剩残垣。公元年重建,翌年竣工,为仿古歇山式建筑、其建制一依旧制,但较前更为高大的巍峨。原“七星池”改为“放生池,”正中祖师殿高15米,奉祖天师及其弟子王长,赵升神像。天师殿后为第二进院落,有玉皇楼,楼下祀玉皇大帝及金童、王女;楼上祀西王母,另有“丹房”,奉太上老君及其弟子尹喜,徐甲神像,侧房内还有炼丹炉灶模型。整个正一观占地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重檐丹楹,古朴典雅,蔚为壮观。年9月,经江西省民族宗教局批准,正一观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年2月,在龙虎山道协领导下,成立正一观管委会,宗教活动全部恢复,香火道场更加旺盛。信士游人络绎不绝,天师祖庙再展新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