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博物馆要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就应该办出点自己的特色。鹰潭博物馆又叫中国道教文物收藏馆,看来,鹰潭博物馆的特色就是道教文物了,他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集道教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展示的专业场馆。

鹰潭博物馆座落在东湖西岸,它和文化馆、图书馆共同构成鹰潭历史文化的风景。

走进博物馆,第一个展厅就是大上清宫建筑遗址的文物展示。

大上清宫建筑基础为清代,清雍正时期,大上清宫有个叫娄近垣的高道经常给雍正看病,深得雍正器重,因此,朝廷就派人修了大上清宫。

那可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大上清宫,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

然而造化弄人,年,几个乞丐看着大上清宫不顺眼,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解放后,也就是年修建鹰厦铁路,这条铁路正好从大上清宫中间穿过,把个遗址又一分为二,大量的遗址被毁坏和掩埋。

文革时期,大上清宫遗址的很多砖头、瓦片、石雕、木雕等被老百姓挖去建房、修桥。

直到去年,政府才开始重视,联合行动,进行抢救性发掘。

出土了大量从宋到民国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随着发掘的深入,鹰潭大上清宫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宫观基址浮出水面,随着道教遗址公园的建成,它将为鹰潭道教文化增添色彩。

这里展示的文物有大量高足杯碎片、卵白釉瓷器碎片、青花瓷碎片、龙纹瓦当构件、莲纹构建件、云气纹构件、琉璃构件、如意构件、蹲兽等等。

走上二楼,有道教文化的景观介绍,主要介绍了华夏仙都、宫观祖庭、鬼谷山、天师府、大上清宫、正一观等。

另外还有大量的道教用的法器,如熏炉、铜铃、鸟笼形铜吊灯、还有大量供品、书籍雕版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追求宇宙和谐、国家太平,相信修道积德可以安乐幸福、长生不老,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修道成仙为终极目标。奉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道教以他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求得生命的宁谧和圆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像李白、苏轼这样的大学究都如痴如迷。因此,道教是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的心灵归宿。

道教的分门别类很多,最大的就是正一道跟全真道两大派,而正一又有天师道,净明道,上清派,清微派,神宵派,灵宝派,西河派等等一系列的分支派系,至于全真则是龙门派,随山派,南无派,遇山派,华山派,南宗等等。

正一道是天师道的全称,始至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肇基。因创教者自称是太上老君封他为“天师”,并授予他“正一盟威之道”,期间所创之教被称为天师教,成为天师道,亦名“正一教道”。

张道陵创立的天师道,尊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宋代,天师道进入兴盛期,尤其是30代宗师张继先掌教后,顺应潮流,熔道教的“道”与禅宗的“心性”为一炉,建立了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宋末元初,以龙虎山为中心,天师道为主干,并以历代正一天师担任教主的道教天师派正式形成,数十个新老符箓道派汇集于天师门下,使正一天师道教的地位在道教界越加显扬。

咱从头说正一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道陵,他出生在东汉时期,曾为江州令时,总觉无益于年寿性命,于是弃官归隐,学长生之道。

他得到了黄帝的《九鼎丹经》,修道于繁阴山,后又率弟子登乐平云子峰,炼丹期间,山神知觉,而由双鹤导其入。

后来他离开此地,溯流入云锦山,炼成九鼎神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五云覆鼎,三年丹成,龙虎齐现。

因此,云锦山也就改名叫了龙虎山了。

龙虎山成了著名的道都,这里发现了数代天师的墓地和遗物,其中有清代《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天师法印,天师官印,天师赐剑,道教铜镜,天师法器,元代八卦道教铜钟,元代《龙虎天关》石匾,元代赵孟页书“仁靖真人碑”即《教赐大宗师张公碑》,元代仁靖真人张留孙墓等。

在贵溪县南八十里还有一鬼谷山,自然与道教有关,据说鬼谷子曾在这里修真,苏秦、张仪、孙膑等弟子从之受学,那里还有苏秦台、张仪井等,贵溪水源于鬼谷。

(近水,名杨评号近水,安徽颍上人,毕业于安徽师大、深圳大学、清华大学,中文、新闻、书画创作、艺术品鉴定专业,作家、诗人、书法家、旅行家、艺术品鉴定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