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首个“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本科专业落户东华理工大学,并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87岁的陈安泽教授激动地彻夜难眠。身为旅游地学学科创始人、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名誉会长的他,专门撰文《为旅游插上地球科学翅膀》,与同行分享这难忘的时刻,“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为培养地学研学旅行和旅游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对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地学知识普及,促进旅游业走‘科学旅游’之路大有益处。”
搭载新工科“快速车”,强化旅游地学学科建设
随着国内外地矿行业市场持续低迷,地质人才进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等领域的需求不断扩大。地学旅游资源因自然风光好、科学含量高而日益受到地质人的青睐,年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消息更是振奋人心,为长期“遇冷”的地质人带来曙光。校党委书记柳和生说,“获批‘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本科专业,是学校地学人才培养结出的又一硕果。我们要搭载新工科‘快速车’,拓展地学类专业发展内涵,创设专业发展新增长点,推动传统地学专业向旅游地学方向改造升级,让地质专业再次‘火’起来,地质人才‘活’起来。”
如何培养旅游地学专业学生多学科视野和跨界整合能力?东华理工的管理者们进行了一些探索。早在年,学校就开始了旅游地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年,学校依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创建“旅游地学”(即“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的前身)创新实验班,开展“地质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复合交叉型旅游地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作为一所老牌地质院校,东华理工大学整合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测绘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核地学”优势资源,组建新工科教育中心。同时,学校融合地质遗迹、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美学、旅游规划等知识体系,制定旅游地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与之对应的专业课程群。
学校还在持续改进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努力形成旅游地学产教融合生态链,以地质文化促进生态旅游,助力旅游地学推广普及。“旅游地学和规划工程专业的开设将为其他高校今后设置相同专业提供样板,还将为地矿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地球科学学院院长许德如说。据介绍,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及世界排名前列的地质类高校已主动联系学校希望双方联合开办国际本科,国内多所高校明年也将申报开设“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本科专业。澳大利亚高校及国内高校均将按照学校制定的专业标准来培养旅游地学人才。
产学研协同育人,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因为从小就对地理和旅游有着浓厚的兴趣,本专业成了我填报志愿的首选项。”旅游地学创新实验班大三学生周俊鑫说道,“入校后,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特别令我欣喜。我们的老师的知识背景也很多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旅行公司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都被请进课堂,与专业老师们一道为我们讲授地质、地理、旅游管理、规划设计等相关知识。”
年7月,他与其他6名同学参加了由多领域专家带领的青岚湖等地自然保护地野外调查及规划编制工作,收获颇丰。周俊鑫还补充道,学校建设有野外教学实习基地,此前他们已在广州丹霞山等基地实习,初步认识了地质地貌。未来还将参与江山产学研基地,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及企业等实习。
围绕旅游地学方向人才素养的新需求,学校合理设置实践教学项目,有效融合学校地质博物馆、丹霞山教学实习与科研基地、龙虎山旅游地学实习基地、江西中国国旅行社等实践平台,新建旅游地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共享实践平台,构建了校内、野外和企业相贯通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工程实践平台。同时,建立科研反哺教学、产业与教学相融合机制,推进学生跨学科专业、跨室内野外、跨学校企业的合作学习与实践。
随着旅游行业日益火爆,周俊鑫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我打算继续考研深造,因为我的专业就业面比较广泛,将来我可能依据兴趣点从事旅游规划设计或是地质服务项目等。”像周俊鑫这样的本科生,学校已连续招生3年,培养了近名学生。
“事实上,本世纪初学校就开始联合其他高校培养旅游地学博士、硕士。10多年来,学校培养旅游地学相关硕博人才已有30余位,目前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教务处副处长叶长盛介绍。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创设新需求、新方向、新标准、新平台、新结合的“五元”循环推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大众旅游新时代对地学旅游新型人才的需求。
彰显行业担当,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年,备受瞩目的江西龙虎山作为“中国丹霞”六片区之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发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