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从不缺古镇,譬如景德镇、临江镇、吴城镇、河口镇就有江西四大名镇之称,这其中景德镇更是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河口镇明清古街同时,以上四大名镇中铅山的河口古镇,更是赣、闽、浙、粤、鄂、豫、皖、湘八省货物集散之地,人们遂将“八省通衢”的河口与当时“九省通衢”的汉口相提并论,有“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尽的河口”之说。
▲九狮大桥前的“万里茶道第一镇”石壁今天,楚秋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个有“八省通衢”“万里茶道第一镇”之美誉的河口古镇。
千年古镇,河口古镇
▲河口古镇在江西上饶的一隅,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那就是铅山,在铅山有座千年古镇,那就是河口古镇。
▲河口镇所在位置在江西,铅山是它的名字,当地人非要读作“yán(音同‘沿’)山”,据说汉语词典为其创了一个特例,铅山作为县名时读作“yán山”。
江西上饶铅山铅山建县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年),因盛产铅而得名。
赣、抚、信、修、饶五大河流汇水而成鄱阳湖,铅山河口镇正是坐落于信江中游南岸的河谷平原上。
信江夕辉另外,信江在铅山县境内有条支流叫铅山河,旧称桐木江,它发源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北坡,向北汇入信江。
据记载,明代正德年间,一场特大山洪将铅山河入信江的水道改至河口,即汇合口就在河口镇,故得名。
▲千回百转的城中河也许正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造就了河口古镇数百年的辉煌。从此之后,河口便从最初的小渡口发展成一个车马辐辏、商号云集的繁盛市镇。
▲民国以前河口古镇在铅山的位置明万历年,河口镇已是“而百而千,成邑成都,舟车四出,货镪所至,铅之重镇也”。乾隆年间,河口商业繁华更盛。《铅山县志》里记载,货物来自福建、四川、两广等地,夹杂浙、淮、扬州等地口音,夜里无数船舶停靠在码头,船上的灯火点亮了信江两岸……清代著名诗人蒋士铨的五律《铅山》这样描述:“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扰扰三更梦,嘻嘻一市狂……”生动地描绘了河口镇繁盛的茶、纸商贸活动。......
▲盐山县河口镇交通图优越的水道条件,让河口镇在古代坐拥繁荣。据说,河口古镇在鼎盛时期有九弄十三街,有商铺多家(纸号、茶号、布店、药铺、酒家、书局、银楼等商铺和手工作坊等),制茶师3万多人,沿江10多处码头泊船数千艘,河口大大小小有10多处码头,每处码头都由与临河大街相通的巷弄命名,一般为专用码头。
▲航拍河口古镇,源自网络这是为什么它能够成为“八省货物集散之地”,拥有“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尽的河口”之说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的是她的发达的手工业,就比如在当时,其造纸业与松江棉纺业、苏杭丝织业、芜湖浆染业、景德镇制瓷业蜚声华夏。
河口,万里茶道第一镇
河口古镇,在当时除了是商贾云集的“通衢”之地之外,她还是万里茶道第一镇。
铅山的制茶历史其实十分久远,在铅山,茶、纸、铜号称“铅山三宝”,其中茶更是铅山三宝中影响最大最广的支柱产业。
铅山临近武夷山区,其铅山河口古镇的鹅湖古道,在汉唐时期就是中原入闽的三条古道之一,这为其制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宋代时期,铅山制作的白水团茶和小龙凤团茶已经闻名全国,并作为贡茶进贡朝廷。明正德年间,铅山人又研制出玉绿、贡毫、花香、小种河红等十多个名品。
其中“小种河红”为当时中国品质最高的红茶。
清乾隆年间,仅河口古镇的茶行就达48家。同时,河口镇汇集了当时全国最多的茶商茶行,集中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制茶师傅,培育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
铅山新茶当时,武夷山出产的茶叶基本都要翻过武夷山运到河口加工制成红茶,制成的茶统称“河红”。
然后再通过河口码头便利的运输条件,运输到全国各地,以及外蒙古、欧洲地区。并受到了欧洲贵族和皇室的喜爱,被欧洲人誉为“茶中皇后”。
▲福星码头▲清朝万里茶带示意图整个商路达一万三千多公里,成为名符其实的“万里茶道”,所以河口被称为“万里茶道第一镇”。
▲“万里茶道第一镇”石壁据《铅山乡土志》记载,清乾隆、嘉庆年茶叶贸易的鼎盛时期,铅山茶叶外销金额“每年不下百万金”。
对此,美国《咖啡与贸易》主编威廉·乌克思在其年所著的《茶叶全书》中写道:“河口镇为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茶市。”
这就是河口古镇,万里茶道第一镇,在当时,名不虚传!
河口古镇,历史沧桑
▲古镇百年老药店——金利合的倒影每一条老街,都有着几代、甚至更多人的回忆。如今的河口古镇,虽已找不到当年的繁荣盛况,但历史留给她的将是在历史的痕迹与碎片中静静讲述那段美丽的故事。
▲河口老街图源网络▲河口古街,图源网络徒步河口古街,从城东入口,经一堡头、二堡头至三堡头,纵贯东西,全长两千五百余米。时而寂静、时而有游客的喧嚣。
昔日开设的纸号、茶号、布店、药铺、酒家、书局......铺面额枋上的老字号印记依稀可辨。
▲百年老药号“金利合”药店建筑风格独特的百年老药号“金利合”药店,在古街上更为显眼。由何氏家族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年),是中西建筑艺术的融合,据说分店很多,每年赢利银元。
继续沿着青石板路面上的道道车辙,寻找当年小镇的繁荣。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
▲河口狮江利涉浮桥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之盛。
这就是现在的河口古镇,她虽历尽沧桑,但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她低调淳朴,不像其他古镇一样,在商业化中反复高调着曾经的繁荣场景......
离他不远处,有个鹅湖书院,这是江西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在她百公里之内,还有名山三清山、龙虎山以及最美乡村婺源。
江西铅山:鹅湖书院▲不远处的辛弃疾文化园辛弃疾雕像她也丝毫不逊于周庄、乌镇、西塘,她就像是没有开发过的江南水乡一样,秀美干净得不像话,不来一趟实在是一种遗憾。
#古镇旅游#
*本文由楚秋说江西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