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教授资料图
据大洋网1月11日消息,中国丹霞申遗的倡导者、发起人和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地貌学和旅游开发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领域开拓者之一的彭华教授,因病在广州去世,享年62岁。
“崀山是中国丹霞地貌的极品、顶级资源,是壮年期丹霞地貌的杰出代表。
----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会长、中山大学彭华教授”
多天前,彭华还到青藏高原做实地调查,这是他第四次赴青藏高原做研究。很多人不知道他已被确诊为心血管主动脉大面积阻塞。对中大人来说,他的离世太过突然。“彭华老师工作已到了忘我的地步,现在我们才知道他最近几年体检结果显示心脏已经有问题。”有同事说。
年6月6日彭华教授参加由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协办的“中国丹霞”进校园科普宣传推介活动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彭华就是忘我地专注于“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上。
年巴西时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这是中国第四十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这是彭华教授长期坚持的成果。年开始,彭华多次公开提议丹霞山申遗,尽管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但他并未放弃,一直坚持,他相信丹霞山的价值会被挖掘,也会不断转变人们的认识。
在历时四年的申遗过程中,彭华在“中国丹霞”系列自然遗产提名项目中除担任申遗专家组组长,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和指导各提名地基础研究、申报文本和管理规划编制、提名地综合整治之外,还承担了申遗总文本和系列遗产地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看来,彭华教授为国家立了大功,但彭华认为是国家强大让自己能有机会在国际上展示中国的研究成果。
作为中国丹霞申遗的倡导者、发起人和首席科学家,发挥着专业支撑和主心骨的作用,并参与了申遗工作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为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彭华教授把一生交给了地理事业、交给了丹霞事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谷晓丰说,彭华教授的先进事迹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时代楷模。
“申遗成功后,经济效益当然很大。”但彭华教授更看重的是学术效益,“丹霞地貌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国际地学界的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绝佳途径。”
年9月22日彭华教授陪同斯洛伐克专家考察崀山地质遗迹
但对他而言,这也是一次冒险和别样的试验,中国第一个由地理学家主持的遗产申报项目,也是涉及面最广、工作难度最大、一次入选遗产地最多、影响最大的自然遗产申报工作。
17年艰辛终成申遗“大业”
早在年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彭华就提议丹霞山申遗。之后7年,韶关市几经研讨,均认为“暂时不宜”而搁置。年初,丹霞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首批28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彭华再次提出,丹霞山的下一个目标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但由于韶关市政府未予响应,建议再次熄火。两次出师未捷,彭华甚为沮丧,但并未就此放弃。他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霞山的价值会被进一步发掘出来,不断提升,而政府有关方面的认识也会慢慢转变”。
彭华教授在做实地调查。
韶关在申遗上犹疑不决,反让崀山景区捷足先登
年7月,在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上,湖南崀山提出全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的建议,得到各景区积极响应和建设部支持,成为此次联合申遗的“牵头者”。虽然被湖南崀山抢走“头把交椅”,但彭华很平和:只要是中国的,谁第一谁第二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丹霞地貌的重大科研和美学价值推出去,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彭华没想到,在此后的申遗道路上,一路遭遇艰难险阻。特别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提出,申遗最初使用的名称“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而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对此,彭华解释说,丹霞地貌的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是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科,国际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当IUCN专家建议用“丹霞景观”代替“丹霞地貌”来申遗时,彭华坚决反对:“如果一堆红色石头景观都可以申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也太低了吧!”在他看来,“景观”失去了地理地质学上的意义,贬低了中国学者研究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成果。经一番辩论,一个折中方案被采纳——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
巴西时间年8月1日18时,“中国丹霞”申遗成功
17年艰辛波折,终成申遗“大业”,令他激动万分,当晚,他在给记者的邮件中抱歉地表示,“刚刚喝了许多酒,写不出东西。”“巴西时间8月1日18时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崀山、丹霞山、泰宁、赤水、龙虎山、江郎山、全部入选!”8月2日早晨5时50分,记者接到了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从巴西发来的短信。“申遗成功后,经济效益当然很大。”但彭华更看重的是学术效益,“丹霞地貌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国际地学界的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绝佳途径。”
“中国丹霞”是一个组合项目,具体包括湖南崀山、贵州赤水、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6个提名地。这样一个跨越6省的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如何做到团结协作、和衷共济、默契一致是关键所在,而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功。
但是在成功之后,昔日情同手足的6兄弟似乎出现了某种不和谐的声音。为了宣传自己、推介自己,抑或是为了突出自己,争功请赏,他们一个个好象都要来争“头把交椅”,在言辞中毫不掩饰地以“老大”自居,甚至不惜纂改事实,纷纷标榜自己是倡导者和发起者。随便翻一翻网页,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剑拔弩张“窝里斗”的迹象。贵州赤水在网上放言,“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广东丹霞山撰文声称,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福建泰兴宁更是急不可耐地表示,“泰宁是发起单位和首批组合成员”。
妄称自己“资源价值最高、最具典型代表性”等言辞虽然刺耳,尚能理解,因为毕竟没有谁用尺子去量,但标榜自己是倡导者和发起者就匪夷所思了,因为这是摆在那里的事实。年7月,在甘肃张掖市召开的第十届中国丹霞地貌学术研讨会上,湖南崀山率先发出“中国丹霞捆绑申遗”的倡议书,得到了国家建设部的肯定和绝大多数丹霞景区的响应,自此崀山热情地挽起其他5省丹霞景区的手,以“中国丹霞”这一共同而响亮的名字,掀开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序幕。
正因如此,国家建设部确定湖南省建设厅为“中国丹霞”申遗牵头单位,崀山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丹霞”的牵头实施单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当时倡议书发出后,个别老牌景区事实上并未表现出多大的热情,其中的广东丹霞山已经是“世界地质公园”,名气大,收益好,考虑到申遗难度大、投入多,处于一种观望态度。为此,崀山派出专门队伍到各个景区游说,奔走呼号,得以把各景区聚集在一起,对“中国丹霞”成功申遗功不可没。
“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彭华教授在《我亲历丹霞申遗》中记述:韶关在申遗上犹疑不决,反让其他丹霞景区捷足先登。年7月,在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上,湖南崀山提出全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的建议,得到各景区积极响应和建设部支持,成为此次联合申遗的“牵头者”,抢走了“头把交椅”。彭华教授是广东人,在广东中山大学任职,但他实话实说,仗义执言,充分体现了一名科学研究者的良知和责任。
人物简介
彭华,男,安徽砀山人,年1月2日出生。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2月至年1月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就读本科。年1月开始在安徽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年9月至年8月调任广东省韶关市仁化丹霞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年10月起入职中山大学地理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导。
彭华教授长期从事地貌学和旅游开发研究,为中国丹霞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领域开拓者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南方六省“中国丹霞”联合申报世界遗产,获广东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人民政府特别贡献奖,南方六省联合申遗领导小组杰出贡献奖。
1月8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彭华教授,因病在广州去世,享年62岁。
彭华教授遗体告别仪式
定于1月12日16时
在广州殡仪馆仙鹤厅举行。
斯人已逝,
中国丹霞永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