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一个双休日的下午看的这部电影。窗帘合着,屋内就自己一个人。沏杯热茶,旁边放一碟瓜子,点开一部电影,准备用这种方式酬劳辛苦了一周的自己。可直到剧终,茶凉了,我也没抿一口。瓜子只嗑了几粒就没再动。电影太吸引人了。
这部电影的片名是《龙虎山张天师》,算是一部民俗片吧。张天师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一位擒魔圣手,有关他的捉鬼降妖的故事有很多。人们把他当做镇邪除恶的天神对待。影片却循此“原形”精心编撰了一出降巫大戏。剧情起伏跌宕,几乎令人全神贯注,紧张处手心都能攥出汗来。但按照艺术的规律,真正打动人心的其实是剧中的人物,而该片几乎一大半笔墨都泼洒在张天师身上,其余红樱、巫咸及王长虽然也鲜活、饱满,但大致起烘托和铺垫的作用。主角张天师的形象才真正丰满、完整。
蜀地山水葱茏明丽,镜头从山川远景慢慢移至密密的竹林窄道,一对师徒正拾级而上。随着徒儿王长大声呼喊,张天师捋髯回首。这一亮相令人眼前一亮,但并不令人感到生硬和做作,首次“出镜”是角色与观众产生默默交流的重要时刻。就像小说中介绍主人公外貌一样,张天师首次亮相让人从他的面目中获得了第一印象,并在内心进行了初步的人设定位。没错,这张天师道袍飘洒,黑须长髯,身背一柄长铗斩妖剑。五官清朗,眉宇间是一股正气。微锁的眉头,让人感到一种涵养和气度。此时的张天师让人油然生出一种保民护生的期待感。
张天师此行原是赴朋友文县令的邀请而来。蜀道难,山岭间到处树木丛生。师徒二人正匆忙前行,突然从一棵大树后闪出一人,直接撞到了张天师身上,却又立即作受伤状伏于地上。这显然是“碰瓷”。伏在地上的是一位老者,更像一名乞丐。张天师急忙弯腰搀扶,老者却不起来,大声嚷叫:“我的腿,我的腿”。张天师从怀中掏出一点碎银递给老者,眼中露出关怀和歉意。老者离去后徒儿马上指出那就是一个骗子,师父不应给他银子。张天师却意味深长地说:“人不可貌相啊!”。导演并没有卖关子,观众也看得很明白,这乞丐明显就是一个骗子。可张天师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其实通过这个细节无形之中就塑造了张天师不仅深谙江湖规则,而且处事境界也远较普通人高的形象。
在村寨里,他们正遇上大巫师古玛在高台上做法。一众百姓挤挤挨挨、匍匐在地仰望着神圣的巫师。只见大巫师挥舞着衣袖,念念有词,一会儿空握的拳中竟然有稻米流泻出来。百姓欢呼雷动,张天师远远望着,心里升起一丝疑虑,眉头又微皱起来。他知道这是在愚弄百姓,可是为什么呢?村里最近好多人的孩子失踪了,百姓开始向大巫师求助。大巫师闭目冥想片刻,断然指出这是由于村民对山神祭祀诚意不够所致,要求村民以后要更虔诚的献祭。张天师心知这里必有蹊跷。
就在当晚,他们的宿处被包围了,无数黑衣人从门、窗向屋内投掷刀、箭。张天师第一次大显神威,安排红缨保护已中蛊的王长后,拔出背上宝剑,砍、削、接、挡,黑暗中,刚刃碰撞、火星四溅。黑衣人见不能得手,仓皇逃去。这里张天师并没有什么神仙法术,仅凭一身正气和高强的武功击退了杀手。搏击过程中,一开始人们还为他遭遇突袭而担心,战斗开始后,张天师的镇定自若、以及机敏矫健的身手,让观众叹服张天师不仅有奇谋,他的高强的本领才是真正的“硬核”,张天师的形象一步步丰满起来。
张天师不小心中了大巫师古玛的阴谋,这是一场高潮。为解救徒弟王长。张天师夤夜孤身闯入古玛的巢穴,这时王长中蛊已深,张天师深觉古玛险恶非常,情势愈益急迫。便不顾危险紧随古玛是进入山洞。进去不久,古玛不见了,却看见一个困在草笼中的男孩凄厉喊叫。张天师知道这必是村民丢失的孩子,连草笼一并端起,奋力向前奔跑,观众的心也随着剧烈起伏着。人们脑补当村民见到张大师解救出的孩子时该多么感激他。张天师奔跑的脚步也就是他急百姓之所急,救百姓于水火的心情写照。可是当村民围拢过来后,观众看明白了,原来他们把张天师当做了偷孩子的人。高台上大巫师一众出现了,他高声喊出:“你们的孩子就是台下这个人偷去的”。现场立刻群情激愤,而此时张天师双手抱着孩子,却百口莫辩。
村民挥舞着农具向张天师头上砸下去,凭张天师的武艺人们都知道他应该不会受伤害。但他却失去了往日的神威,竟没有做任何抵抗。他醒来时已被古玛的手下绑在了树上,周围架着用来烧死他的木柴。这张天师虽说江湖经验丰富,为了救孩子,却不小心着了道;虽然武艺高强,面对不明真相的村民,宁可自己受伤害,也不做任何反抗。怪不得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口碑那么好,除了驱鬼除魔本领高强之外,还因为他还有一颗体恤爱民的悲悯心肠。
结局中吸引我的不是粉碎了大巫师“开天门、得永生”的罪恶计划,而是红缨女在大家战胜恶魔之后,用身体挡住了袭向张天师的暗器。影片中红缨最初是以一个化妆劫匪的形象出现的,被张天师识破并制服后,她讲出了真相。随后在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中红缨受了内伤,张天师不仅在战斗中出手相救,还对她的内伤悉心调养,亲自喂药。在另一次战斗中张天师同样冒着危险保护了红樱。红缨把张天师既当做恩人又作为偶像崇拜着。她中了巫蛊的哥哥曾要求她暗害张天师,善良的红英却深明大义不肯伤害自己的恩人。在临终之际,她为也能保护恩人一次感到感到慰藉和满足。影片这种反衬和对比是很有力量的,看到这儿相信不少人眼睛已经潮湿了。张天师疾恶如仇、待人以善、助人以急、大智大勇的形象彻底完满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