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传递的每一份正能量,终会化为爱回馈本身
该影片由樊少皇主演,主要讲述道教创始人、一代宗师张道陵降伏鬼帅、安定人间的传奇故事。
影片旨在弘扬道家传统文化,将道家思想融入到现代生活,希望能在更多的年轻人中传播正能量,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在欲望面前,要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坚持本心和道德的底线,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有利权衡,你传播的每一份正能量,终会化为爱回馈本身,这个世界将会因你而更美好!
整部影片虽然没有恢宏大气的特效设计,却是情节紧凑、衔接得当,不会给人视觉跳跃感,一些微妙的小细节合理展现,将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挣扎诠释得淋漓尽致。集中体现了人的“欲念”乃人之常情,将道家文化思想表达得自然流畅。
你传递的每一份正能量,都是你生命的护身符
原本单纯善良的巴蜀姑娘红缨,因自己唯一的亲人、相依为命的哥哥身中蛊毒,为了寻找自己的哥哥,不惜使用手段谋取钱财,在被张道陵揭穿后,一句“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而点醒了她,后来更是得到张道陵的几次舍命相救,从而心生感动,誓死追随。
哥哥的突然出现令她惊喜万分,然而身中蛊毒的哥哥已被欲念所控,再也不是曾经与她隐居深山,以狩猎为生的哥哥,她万分痛苦,看着哥哥亲手为她雕刻的“太阳花”,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向着太阳,向着希望。”
正是哥哥给予她的这份美好、向阳的正能量,成为她坚定正念的动力与精神慰藉,从而压制住内心极其渴望与哥哥在一起、不惜一切的私念,没有被身中蛊毒、早已失去自控意识的哥哥的恶念所蒙蔽,并助力张天师共同拯救深受巫蛊之术之害的黎民百姓,最后也救回了哥哥。
在影片的最后,红缨为救张天师而死,令人惋惜,这样的人设似乎影响了完美的结局,然而在弘扬的道家观念里,皆是“顺其自然,不忘本心”,人生本就不可预测,更没有完美之说。
红缨的死,似乎显得画蛇添足,但若细品,便是体现了更深层次的道家思想和文化,正应了那句“有些人的死轻于鸿毛,而有些人的死重于泰山”,而红缨的死显然属于后者。
本是沧海一粟的平凡生命,却因自己的心怀感恩,而救下了可令天下苍生化险为夷的一代宗师,更是铺陈了后世的平安喜乐,实则上,她救下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生命,而是从古至今道家思想的传承。
欲望释然,源于心,止于心,回归本心,皆是自然
人的欲望来源于人的内心,也止于人的内心,在这个世间,并不存在所谓的长生不老。生门与死门,皆是来源于人的心念,本就是一念之间。
人,本身就是诸多矛盾的结合体,人一出生,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众生皆平等,所谓的高低贵贱,不过是人心所生的欲念。人心所向往的美好,应该是顺其自然,人与自然相结合,万物同生,相生相克,并无谁主宰谁一说。
在影片的最初,张道陵的徒弟王长说,“皇上赐您为太傅冀县侯您都不奉诏,文大人的一封书信,您就千里迢迢赶来蜀地,蜀道难行,您又何苦呢?”
张道陵说,“百姓有难,又岂能袖手旁观呢?”
仅仅一句话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境与其所能达到的高峰,自古高官厚禄无不是人的欲念之一,可与长生不老齐名。这恐怕是生而为人都想得到的吧!然而张道陵所选择的却是非常人能坚持的,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心中无求无欲,他送给皇上的一句话便是,治国当“无为而治”,引申的意思便是,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遵循客观规律而为,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最终必会走向崇高与辉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影片中张道陵得到了巫咸相助,共同破坏了其师兄企图用八部鬼帅祭天,以达到长生不老的欲念,所谓“长生不老”只不过是内心的执念,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都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结果。
决定人向善还是向恶的都是人心中的“欲望”,而与教派无关,真正得到人心的从来都不是权力和地位,而是你的心之所向,心念所承,正可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七情六欲也固然是人之常情,但若欲念过多,便是种下祸根了。”所谓的祸根有可能便是害人又害己。
自古以来,修真的最高境界无非就是修身养性,摒弃了常人心中的一切欲望与杂念,心生自然,万物皆安,才是道法的最高境界。
樊少皇饰演的张道陵,眼神坚毅,由心而外释放出的正能量,颇有仙风道骨的气场,本就武打功底深厚的他,更是将武术效果展现得如行云流水,极为流畅。
影片中道家文化的推崇将会带来更深刻的教育意义,尊重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让这个日渐焦虑的社会回归本心、回归自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