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继先天师的生平事迹,《汉天师世家》卷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清代修《龙虎山志》卷六均立有其本传,而以《汉天师世家》之记载最为全面精到。本文首先通过对张继先天师史传的解读,来探讨他与正一雷法的关系......

据《汉天师世家》所述,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二十七代天师之曾孙。祖敦信,父处仁,仕宋知临川县。”从张继先的家世来看,既是汉天师的道脉骨血,又有官宦世家的背景。而其父张处仁所知临川县,不仅是北宋士大夫文化圈的一个重要中心,更是宋初道教新符箓“天心正法”之发源地。《上清北极天心正法》开篇即云:“夫天心法者,自太上降鹤鸣山,日授天师指东北极之书,辟斥邪魔,救民是务。”虽可视为托附之辞,但宋代新出于临川的天心道法,显然与相距不远的龙虎山天师道一脉深有渊源。据张继先成年后所述:“吾家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祸。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堕。”实言自祖天师张道陵以来,天师道历来授受玄门法术,神通广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张继先的追述中,并没有出现雷法道经中常见的“役使雷霆,感召风雨”之类的话语。这也间接说明,至少在张继先之前的天师道道法中,不太可能有明确的雷法传承。而从《汉天师世家》所述张继先之前的历代天师事迹来看,也并没有施用雷法的明确记载。由此可见,张继先出生前后,正是新旧道法交替变革之际。天师道之道法系统,自然也面临着这场变革。

张继先五岁赋诗,九岁嗣教,显示出非同凡流的才智悟性。而促使其参与北宋末朝廷政事与道法交流的契机,是宋徽宗崇宁二年(年)的“澥州盐池事件”。当时“澥州奏盐池水溢。上以问道士徐神翁,对曰:‘蛟蠥为害,宜宣张天师。’命有司聘之。”这说明,当时的龙虎山张天师仍然是以道教法术名于世,且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贵如当朝天子徽宗,也要礼聘天师。而当崇宁三年(年)张继先天师奉旨觐见时,徽宗见其奏对称心,遂命作符进上并考问之:“上览笑曰:‘灵从何来?’”作为十三岁的少年天师,张继先的回答言简意赅而又直指道法精要:“对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将符箓的灵验归诸于“神”,而此“神”乃是对内在心性修炼的集中概括。可以说,初次入觐的张继先已经对雷法的基本原理有所了悟。而此时距林灵素获宠的政和六年(年)和王文卿受聘入朝的宣和四年(年)均有十余年光景。也即是说,张继先天师在第一次应对徽宗前,尚不可能与宋末神霄雷法派的两位著名高道有所交流。因此,更可见其道法思想的自出机杼。

之后,张继先奉命对澥州盐池的妖异进行了驱治:“十二月望日,召见。上曰:‘澥池水溢,民罹其害,故召卿治之。’命下即书铁符,令弟子祝永佑同中官投澥池岸圯处。逾顷,雷电昼晦,有蛟蠥磔死水裔。上问:‘卿向治蛟蠥,用何将,还可见否?’曰:‘臣所役者关羽,当召至。’即握剑召于殿左,羽随见。上惊掷祟宁钱与之,曰:‘以封汝。’世因祀为崇宁真君。”这段道史的记载,是张继先天师善于雷法的重要佐证。在其驱治水妖的过程中,所用法物是“铁符”,所直接召役的神将是关羽,而效果是凭借雷电威力震死蛟蠥水妖。从此三者的结合来看,正是北宋以来道教雷法施行所具有的基本规程,即“符箓行法”、“召神役将”、“呼雷引电”。由此可知,张继先天师初次入京,即表现出对雷法已有的了悟和熟谙。而这也无疑使“道君皇帝”宋徽宗对少年张天师更为欣赏。

第二年,即崇宁四年(年)“五月,召见赐坐,问道法同异。对曰:‘道本无为而无不为。体即道也,用即法也,体用一源,本无同异。若一者不立,二者强名,何同异之有。’上曰:‘然。若有同异,便与言为三矣。’”这一次召见张天师,宋徽宗更加关心的是“道法同异”,也即道教的终极信仰本体与法术施行的关系问题。应当承认,徽宗皇帝是道教学问的内行,而张继先天师的回答更是深契道旨。他将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体用论”,巧妙引入对“道”、“法”二者关系的阐释中,提出了“道体法用”的著名雷法理论。实际上,“体用论”在宋代以降整个中国思想世界中,被愈发重视起来。道教的体用学说是从身心体验中流出,具有浓厚的生命实证性。对于道教雷法而言,以本来无二的“体用论”贯彻其道法修行,才能在修道养身和济世安民上达到圆融无碍。也即是说,体与用的完备并进,才能使雷法真正成为道教万法之首。因此,张继先天师的“道体法用”论,无疑为宋元道教雷法的发展奠定了精辟的理论基础。与其同时代的神霄高道王文卿,也认为“以道为体,以法为用。”至南宋以后,清微雷法更是尊此传统,将道教雷法的“体用论”发挥无余。可见,张继先天师的雷法理论立意高远,足堪创正一雷法之法脉。而当时的徽宗,也深赞天师之说,认为道法之间应无差异。

也许张继先认为宋徽宗尚堪称礼敬道法之君,于是“进天心荡凶诸雷法,上亲祀之。七月,建坛传授经箓,演法讲说道妙。参礼者云集,皆领悟而去。”将这里的记载与前面的澥池治妖事件联系起来,更可证张继先天师确实掌握着可以传授的雷法。所谓“天心荡凶诸雷法”的具体面貌如何,今已难考。但可知这些雷法实为源自龙虎山天师府的新型道法。而从“上亲祀之”一语,可见徽宗对张天师所进雷法的认可和重视。在京师建坛授箓、讲经说法,则可以视作虚靖天师对其正一雷法的首次公开授受,也代表了大宋朝廷对此雷法的肯定和推崇。据《汉天师世家》记载,后来张继先天师又以道法惩治宫中妖异,以符水治愈京师病疾者,以及祈雨救旱灾等。此诸般神通,皆使虚靖天师之盛名达于朝野。南宋洪迈《夷坚志》支戊卷,即有《同州白蛇》、《蔡京孙妇》两篇,描述虚靖天师于徽宗年间以雷法降妖诛怪的故事,亦可窥见其影响之一斑。

依明初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言:“在崇宁、靖康间,徽庙崇道尤笃,而真仙辈出。与真君上下一时者,若徐神翁、王文卿、林灵素也。凡驱禁祟,平潮孽,验萦襘,往往有异征。暨国运艰否,预达灾朕,及致风霆旸雨,特指顾问。其道神行著,诚足以羽仪天朝,泽被含品矣。”在《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的卷一中,有《答林灵素书》。而《汉天师世家》的张继先本传,亦记载“王文卿皆以道术同显于朝,既还山,亦常往还。”可见在北宋末,张继先天师无论身处朝野,均与神霄雷法之高道交流频繁。实际上,虚靖天师也是北宋神霄雷法的重要宗师之一,于神霄雷法之成熟阙功甚伟。关于这个问题,李远国先生所著《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的第二章第四节“张继先与神霄派”,论之甚详,可供参考。需注意的是,宋元道教各派雷法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互相融合摄取乃司空见惯之事。故张继先天师创立正一雷法,与其本身传承神霄雷法并非矛盾之举。而关于张继先及北宋末的天师府已有自家雷法的传续,则可进一步从南宋神霄高道萨守坚师承虚靖天师雷法的史传与传说中得到佐证。

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四之萨守坚本传记载:“萨真人名守坚,南华人也,一云西河人,自称汾阳萨客。……闻江南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及林、王二侍宸道法之高,欲求学法。”这说明虚靖天师在北宋末即以道法显世,并与神霄雷法高道林灵素、王文卿齐名。而此本传接着记载了一个近乎神话,却又暗示道法渊源的故事:

“出蜀至陕,行囊已尽。方坐石闷,忽见三道人来。萨问此去信州远近,道人问所欲,萨云:‘欲访虚静天师,参学道法。’道人曰:‘天师羽化矣。’萨方怅恨,一道人云:‘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吾有一法相授,日间可以自给。’遂授以咒枣之术,曰:‘咒一枣可取七文。一日但咒十枣,得七十文,则有一日之资矣。’一道人云:‘吾亦有一法相授。’与之棕扇一柄,曰:‘有病者则搧之,即愈。’一道人云:‘吾亦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萨拜而受之,用之皆验。一日凡咒百余枣,止取七十文为日用,余者复以济贫。及到信州见天师,投信,举家恸哭,乃三十代天师亲笔也。信中言吾与林侍宸、王侍宸遇萨某,各以一法授之矣。可授以未尽之文。萨由是道法大显。”

在这个故事中,已托辞羽化的虚靖天师不仅于路途上授予萨守坚道法,而且有意吩嘱其天师府后人“授以未尽之文”,这其中当然有雷法。而萨守坚也正是在参访龙虎山后,方得“道法大显”,分明是多得天师府雷法之传授。这也间接透露了,至迟在张继先嗣教时代,龙虎山天师府即有雷法承续,且有外传于真心求道之士的可能性。与此段故事相应的史料记载,也出现在《汉天师世家》的张继先本传中:“天师既化,越十六年绍兴辛酉,西河萨守坚游青城,遇于峡口。授以符法,及《水调歌》一阕,授书一缄,履一只,令达嗣天师。抵山,嗣天师发书异之,令人启泗州窆,惟一履存,方知其尸解。后亦有遇于武夷、罗浮者。”其中所言《水调歌》一阕,在《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卷六中录其全文,谓:

“师于泗州尸解,后化身青城,作付萨守坚真人。高真留妙诀,达士济群迷。

心清行洁,天人凡圣尽皈依。不在般精运气,不在飞罡蹑斗,心乱转狐疑。但要除邪妄,心地合神祇。悟真空,离世网,绝关机。养吾浩气,驱雷役电震天威。混合百神归一,一念通天彻地,方始了无为。叱叱生风雨,挟世佐明时。”

很明显,在这阕付与萨真人的词中,张继先天师表达了其雷法的基本思想。词的本义,是以心性修为贯通天地神祇,发而为雷电之威。这与其《心说》、《大道歌》及《明真破妄章颂》中的正一雷法理论宗旨完全契合。再考《道法会元》卷六十七中题名“萨守坚述”的《雷说》,亦云“大抵法本诸道,道源诸心。能以吾之精神,融会一炁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适量五行之造化,则道法妙矣。”即与虚靖天师之精神略无二致。特别是《雷说》中明言“既有汉天师阐扬此法,复有宗师扶持此法,而法始大备焉。”此与前述道史仙传记载相印证,足可见在张继先天师三十六岁托辞仙解后,高道萨守坚是继续传衍天师府之雷法,彰显神迹的重要人物。后明代邓志谟编撰道教小说《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描述虚靖天师化名“靖道人”,于路途之上授萨守坚“五雷大法”。并托其遗书信于下代天师,许萨守坚佩参宝录,奏名真人,发扬道法。其实,小说家言正是此段道史之张本。

关于张继先天师传下的具体雷法,史传中难寻记载。李远国先生认为《道法会元》所收《虚静召役庙貌神祇法》、《太一禁秘通天撞星大法》、《太一火犀雷府朱将军考附大法》、《地祇温元帅大法》、《东平张元帅专司考召法》、《地祇馘魔关元帅秘法》、《丰都朗灵关元帅秘法》等,皆为张继先天师所传并主法之道法。盖宋元道教雷法系统中,“主法”多由尊神充任,行法时则以“主法”尊神统帅“将班”发号施令。故主法者实为一套雷法之灵魂。张继先天师以驻世高真之身份,成为后来众多雷法之主法,足见其在道教法术中的影响,亦见龙虎山正一雷法之底蕴。

考《汉天师世家》所述,自三十一代天师张时修始,几乎历代天师皆有奉官命民请,运用雷法祈雨降妖的事迹。尤其天师世家能以总领三山符箓,统掌正一道教的身份,有力推动以雷法为核心的符箓道法的发展。至元朝初年,郑思肖在《太极祭炼内法序》中言:“正一法外,别有清微法雷,名愈数百。白玉蟾书所述正一法雷,名逾于百数。”这句话不仅揭示了宋元之际清微雷法的繁衍兴盛,更证明了正一雷法的存在与发达。故本节至此,可以初步判断:源自龙虎山天师世家的正一雷法,自北宋张继先天师首创而至于其后历代天师,即构成了一个自成系统的道法传承脉络。

本文节选自王驰《张继先天师与龙虎山正一雷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