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言“不知书符窍,反惹鬼神笑”,
在道教,“符”作为道士与天神沟通的媒介,是万万不可随意乱画,
道士画符时要用到黄纸和朱墨,朱即朱砂,墨即烟墨。
道士画符前,一般都要设坛行祭礼,
需心无杂念,保持身心干净,净心、净身、净面、净手、漱口。
一张符咒一般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胆,符脚等五要素所构成。
关于画符,不同的道教派别有不同的画法。
通常情况下,符头用三勾或敕令、雷令开头。
三勾代表三清或三界公,
三清即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三界公即城隍,土地和祖师爷。
三勾在整个符上就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就代表三界公。
一张符的符胆是符的主宰,符脚是结束一张符的书写手续。
所谓的“三山符箓”指的就是三个道教宗派所画的符箓。
因为在唐朝末年到宋朝初年这一时期,
天师道和上清派、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宗派活动中心,
因此龙虎山的正一箓,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被合称为“符箓三宗”、“三山符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