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水浒传》中,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有一段描大山景色的生动文字: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破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这里所描绘的就是位于今江西鹰潭市西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道教名山一龙虎山。龙虎山风景绮丽,尤其以惟妙惟肖的仙形石独具特色僧尼峰、仙桃石、水中莲、仙水岩、玉梳石、丹勺岩、道堂岩、试剑石、神鼓石、云锦山等,错落分布在奇山秀水之间,构成一幅令人目不暇接的山水图。
因此,龙虎山历来就被文人雅士所称道。当然,千百年来,要说让人们最心仪向往的,还是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龙虎山是我国的久负盛名道教名山,素有“神仙所都”、“人间福地”之美誉,是道教的“第三十二福地”。
史学界和道教界一般都认为张道陵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在创教之前曾一度来过江西龙虎山,并结庐山中,炼丹筑坛。传说他在龙虎山炼丹三年后,“丹成而龙虎见”,龙虎山因此得名。
食丹后六十多岁的张道陵即现少年容貌;接着他又得到神虎秘文和黄帝九鼎丹书太清丹经,并学会了驱除妖魔之术。显然,在江西龙虎山时期,张道陵开始研究炼丹术及民间宗教书籍,为日后道教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待第三代天师张鲁去世时,遗命其子张盛将道教基业迁还龙虎山。据《龙虎山志·天师世家》记载,此事说:四代天师盛,字元宗,系师第三子,魏太祖授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封都亭侯,不受。
他携印剑经自汉中还都阳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既化去,逾年复于贺州为广王说法,今临贺丹霞观遗迹存焉。
张盛来龙虎山后,遂在张道陵炼丹处建起祠庙,此即后来的“正观”;又在附近建了传箓坛,并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掌教天师,创立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的龙虎宗“正一道”。
正一道不重修炼,而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正一道因尊张道陵为掌教天师,很早就有天师道之名,到六朝时盛称天师道。唐宋时期由于唐高宗、宋徽宗诸帝的大力扶助和提倡,道教大盛。
由南朝宋时庐山道士陆修静创立的南天师道和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创立的北天师道与上清、净明、灵宝等各派趋于合流。到元代时并入以符箓为主的正一道,它和金元之际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一起成为中国道教最大的两个宗派。
龙虎山也就成为全国正一道(天师道)的中心,并被称为中国道教的祖山。龙虎山的道教自汉魏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革,唐宋元明的兴盛及至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残喘,余绪不断,没有随着某一王朝的覆灭而消亡。
张氏家族嗣承的道教是我国同一姓嗣时间最长的道教,张氏家族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世家的“天师世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素有“北孔南张”之称。
历代帝王对龙虎山嗣教教主不时予以赐封。唐玄宗天宝七年,册封汉张道陵为“太师”,唐僖宗中和四年又封张道陵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时,帝王对同时代的教主予以赐封,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八年赐第二十四代教主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宋仁宗于天圣八年赐第二十五代教主张氏为“澄素先生”。
宋徽宗时第三十代教主张继先被诏请进京讲道,准其出入禁宫,称“金门羽客”。到了元代,元成宗大德八年又加封第三十八代教主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大道教派符箓。
元仁宗延祐四年(正式册封张道陵后裔为“嗣汉天师“天师”称号由此正式成为龙虎山嗣教教主的封号。到了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命第四十四代教主张宇清从龙虎山精选有道者前往武当山担任三大宫观住持,进行“交流”,故龙虎、武当曾有师徒关系。
终明一代,正一天师一直被尊为道教的领袖。尤其在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年)正月,英宗为褒扬“北孔南张”两大世家,曾赐宴于第四十五代教主张懋丞,且特诏孔氏后裔同宴,各赐蟒衣、朱履,一时谓为美谈。
由此也进一步确立了“北孔南张”两大世家格局。由于“天师”名号极盛,所以人们也统称自张道陵以来的教主为“天师”。
好了,道教龙虎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若有不同意见或是补充,欢迎留言评论区!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难免总让人想起了那位平日衣衫褴褛的龙虎山老道士,记得他最后一次穿上紫金道袍,便是为徒弟强开天眼!好了,不多说了,各位且尽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