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源头恐怕得追溯到上古社会,从自然崇拜、鬼神占卡之术,再到鬼神崇拜、阴阳五行、神仙道术等都在不断丰富着道教的内容。但是,道教真正系统成型的教义形成一一《太平经》却是在汉代顺帝时,完整的组织形式一一太平道也成于此时。《太平经》的问世是道教的标志,它标志着道教基本教义的初步形成,对汉代道教的创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太平道为早期道教的一支,它的教义直接来源于《太平经》,太平道的创始人是张角。正史有很多相关的记载,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载“张角为太平道。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后汉书·皇甫富传》亦载:“初铝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6黄老道,蓄养弟子。
跪拜首过:符水现说以疗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角派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谊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究、豫入州之人无不毕应。”《后汉书》则明确记载了时间“初,顺帝时,琅哪宫崇旨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续自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现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三国演义》中设置了一位正宗的道教徒张鲁,道教“三张”之一,作为道教创始人张陵之孙、二代传承人张衡之子,他是正宗的道教第三代掌门人。《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九回“许诸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问韩遂”中,详细描写了张鲁在汉中传道的情形。
原来张鲁乃沛国丰人.其祖张陵在西川鸪呜山中造作道书以惑人,人皆敬之。陵死之后,其子张街行之.百姓但有学道者,助米五斗.世号“米贼”。张衡死,张鲁行之.鲁在汉中自号为“师君”;其来学道者皆号为“鬼卒”;为首者号为“祭酒”;领众多者号为“治头大祭酒”.务以诚信为主,不许欺诈.如有病者,即设坛使病人居于静室之中,自思己过,当面陈首,然后为之祈祷;主祈祷之事者,号为“奸令祭酒”.祈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民罪之意,作文三通,名为“三官手书”:一通放于山顶以奏天,一通埋于地以奏地,一通沉于水以中水官.如此之后,但病痊可,将米五斗为谢。又盖义舍:舍内饭米、柴火、肉食齐备,许过往人量是多少,自取而食;多取者受天诛.境内有犯法者,必恕三次;不改者,然后施刑。所在并无官长,尽属祭酒所管。如此雄据汉中之地,已三十年.国家以为地远不能征伐,就命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逼进贡而已。
在罗贯中的描述中,张鲁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前,在汉中的势力非常大,宣扬诚信,为人治病,病愈以米酬谢,即五斗米道。后来暗弱的汉王朝干脆封他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但他在政治上非常缺乏远见,终被曹操所灭。《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详细描绘了曹操灭张鲁的过程曹操以张合、朱灵为先锋,带五千兵马为前锋,自己领十万大军从陈仓出发。张鲁提议投降曹操,其弟张卫与大将杨昂等坚决反对,张卫、杨昂率数万人坚守阳平关;曹军多次强攻不下,于是决定以佯退迷惑张卫,张卫减少了守军。曹操乘机命令夜间强攻,由于守军力量薄弱、戒备松懈,杨昂战死,阳平关失守:曹军继续攻击其他营寨,惊动了山上的数千只夜靡,夜康中进张卫大营,引起人喊马嘶,曹操以为张卫反击,于是命令夏侯敦、许禧等将领主力大举进攻,张卫不敌,遂投降。张鲁再次提议投降,遭到阎圃的反对,张鲁于是封藏而前往巴郡。曹操用高官收买了巴族七姓首领,张鲁无奈投降。
这段情节设置,同时塑造了两个方面的人物,一是集中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才华,尤其是夺取阳平关一段;二是在五十九回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了张鲁的形象。作为一个宗教组织的首领,张鲁在北方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不愧一代宗师,而且成为汉中的实际统治者,小说第五十九回写道“如此雄据汉中之地己三十年。国家以为地远不能征伐,就命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进贡而己。”太平道成为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由于这个政权相对自治,讲诚讲义,在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里,为汉中广大民众提供了庇护,是少有的安定之所,同样具有“坞堡”的性质。
太平道虽在黄巾起义后瓦解,但对后世仍有相当的影响。如太平道二十六方的术数观念,为后世道教所继承:道士持九节杖、着黄衣、戴黄冠,用符水、咒语等道术为人治病消灾,等等,也都承袭太平道的规制。唐宋时期的“明教”更尊张角为其教主:清代中期川陕白莲教等明显受太平道的影响。张陵所领“五斗米道”在南北朝成为“天师道”,其第四代迁往江西龙虎山,历经唐、宋、元到元代至元年间(-),因第三十六代师张宗演获封赠为“正一教主”而改称“正一教”,领江南道教,对中国道教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很显然,明初的罗贯中注意到了道教的实际影响力,故对张鲁等人有较多的描写。明初民间的宗教逐渐深入,影响文学界,以及小说这样通俗文学的广泛传播,这同样也是下层人群崛起的体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