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文/苏合香

插画师/茯苓

儒释道是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教派,其中儒家更多是一种修身养性,是一种文化知识,而佛教和道教就不一样了,是人的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

但是佛教是通过西域方向传入的中国,而道教是中国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本土宗教,当代年轻人越来越不信佛教与道教,但是这两个教派在中国传播千年,尤其是道教,作为本土宗教,竟然越来越少的人知道它的历史。

佛家寺庙很多,而道教的修行地方却越来越少,道教的历史根源其实非常悠久,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它的内涵,以及能够区别佛教和道教。

在了解道教的历史之前,要先区分道教与道家,道家是春秋时期,由老子和庄子开创的一重哲学思想,与儒家思想是同种等级但类别不同的哲学思想,提倡道法自然,探寻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而道教是在东汉末年形成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宋时期发展的最快,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是有组织流派的活动,这点与道家思想不一样。

不过道教确实也与道家思想有点关系,创始人张陵吸收了道家思想,通过自己的感悟,以及掺和了神仙而形成的道教。道家思想可以出现在课本上,而道教思想一般不出现在课本上。

中国自古就有神仙的说法,在上古时期就喜欢把有功德的人当作神灵来供奉,更何况人一直在探索人类的演变过程,最早的三皇五帝就成了代表人物。虽说这类思想一直存在,但是没有统一的流派。

在东汉时期,张陵,又被称为张道陵,他的父亲就好神仙之术,就希望儿子以后能够得道成仙。

而张凌从小就非常聪慧,《道德经》、《五经》等学问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感叹读书不能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就开始追求长生之道。张陵还做过官,但是官场生活束缚不了他,很快他就辞官了,开始云游山川河流,寻找仙人栖息之处,慢慢的就开始在山上结庐而居,炼起了丹药。

相传,太上老君曾经降临蜀地,他传授了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并且让张道陵降妖除魔,救护生民。从此张道陵就创立了道教,并且尊老子为教祖,把“道”作为为最高信仰。

张陵创立的道教为天师道教,他也被称为天师,写下了关于道教的书籍,平常以符咒来帮助人治病,并且教导人以如何取盐,一直在做好事。加上张陵是推崇神仙和长生不老的,这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中间还有很多张陵带领弟子降妖除魔为民除害的故事,道教也因此迅速的发展起来。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因为国家战乱频发,从而发展了玄学,玄学虽然与道教有区别,但基本上都是同根源。这个时期,很多人都想要归隐山林避祸,归隐山林就很像是道教避世的行为了,而且迅速的发展了很多流派。

这个时期也多佛教发展最快的阶段,佛教是外来文化,却迅速地成为重要思想流派,道教为了抵御佛教文化,也跟着到处传播。到了唐朝时期,道教也被承认为国教,继续扩张。到了宋朝及之后,道教的演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神仙被引进道教。

道教与佛教的思想很多人都分不清,但两者确实有很多的联系,至少在外人看来,都是求神拜佛。

佛教住的是寺庙,而且要剃发,并且不能吃荤腥,而道教住的是道观,独自修行的人很多,更多的是隐居状态,也不用剃头。

道教主要分为正一教和全真教,正一教可以吃肉喝酒娶妻,而全真教要求比较严格,几乎与佛教一样,不能喝酒吃肉也不能娶妻生子,要求了断红尘。

在思想上,佛教觉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人都能成佛,但都会生老病死,而道教要修炼内功,学习炼丹,以此来达到长生不老。

道教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讲究的是存在,而佛教更多的是教人悟空。两者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佛教主张西方极乐世界,而道教希望得到成仙。这两个流派在中国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成为了不少人的思想信仰,一代传一代,其思想主张也是在千年的历史中,不断的更新完善发展。

其实两者是否有区别,或者谁更好更差都没那么重要,佛教让人慈悲为怀,讲究因果关系,让不少有坏心思的人都及时的悬崖勒马,而道教拥有斩妖除魔,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更是希望人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两个教的优点。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历史太过悠久,我国现在还有很多出名的佛教圣地和道教修炼地方。比如说山西的五台山,它是中国佛教圣地之首,更是世界级佛学中心之一,还有浙江的普陀山,还有安徽九华山,以及四川峨眉山,都是出名的佛教圣地。

道教也有几个出名地方,比如说湖北的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以及四川青城山。

关于佛教和道教,不管他们的历史几何,供奉的人是谁,只要记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凡事都有因果,为人须得做好事”,知道这句话就好了。

古代的佛教和道教的修炼之人,真的是苦心修炼,退隐山林的人,在山上修行几十载,不牵挂杂事。而现在想要出家还需要学历,现在的有些和尚还会结婚生子,在终南山隐居的部分道士也会受到金钱俗世影响,有人感叹这是世道变了。

其实不是世道变了,是人变了,不管身处于任何地方,只要心存善念就是一种修行,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心,也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华阳国志》

《天台山志》

《道教史概论》

《中国道教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