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下车的地方就是上清古镇。这个地名就出自道教。所谓“上清”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四御”中“灵宝天尊”所居住的上清仙境。而我们上清古镇周围群山环抱,相传为九龙聚会的宝地。这九龙是指附近的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
这里在唐朝武德八年(年)开始设镇,原名沂洋镇、雄石镇。到现在已经有多年历史。唐朝末年的时候朝廷曾派中丞将倪亚任镇遏使,因倪亚治理该镇有功,曾更名为倪阳镇、倪亚市。到宋徽宗崇宁四年(年),上清观从龙虎山的南面迁到这个地方,地名便被“上清”所替代。据记载,明朝初年的时候,上清镇就已经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到明代后期,上清古镇已相当繁荣,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称上清街“甚长”。
上清古镇面积大概5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古镇名胜古迹特别的多,长约2公里的上清古街将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留侯第等景点串成了一线,沿路上我们可以欣赏到这座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一下车,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有一棵大樟树,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是我们鹰潭的市树,这棵樟树是上清镇三百多株樟树中最老的一棵,是在唐代(年)建镇时所栽种,已有多年历史。俗话说十木九枯,意思是上了年纪的古树,有很多已经中间枯死,成了空心,而龙虎山的樟树却并不是如此,有很多古老的樟树因为保护得力、以及这里山水养树的原因,大多为实心的。所以从这看得出来,道家选择的地方一定是风水极好之地。
(边走边说)在我们面前的这里大家看到的房子,有不少是后来重建的,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座大门,这栋房子就是拆了一座老房子后,用老房子的木头重新在这修建的,依旧修旧,所以大家看这还是古色古香的感觉。大家看下正对面有一面墙,墙上镌刻有一个字,大家能猜出是哪个字吗?不错,就是“道”字,大家在仔细看下,这个字是由两种神兽组成的,能猜出是哪两种神兽不?哈哈,对了就是龙和虎,下面的走之底是虎,而上面的首字则化身为龙,有人说这是古代象形文字。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知道上清古镇是我国道家的发源地,道教祖庭。
(长庆坊前)穿过这大门,我们现在看到这又有一棵大樟树,这树上面结了很多红绳子。结这红绳子干嘛呢?许愿!为什么在这许愿呢?前面我们说了十木九枯,在这大家看到这棵已经年的樟树,还是实心,又因为是栽种在长庆坊的旁边,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为神树。于是南来北往的游客往往会在长庆坊求上一根红布条,然后在红布条上写上自己的心愿,系在树上,以期望自己美好的心愿能最终达成。而系上红布条后,他们还会顺着这树转上一转,摸上一摸,因为这里有这么一句话“樟树底下走一走,可以活到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可以活到一百多”,那么在这,小揭也祝所有的朋友,能长命百岁,幸福延年。
长庆坊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学家之一朱丹溪的庙宇,当地人俗称朱老爷庙。这座庙宇最初建于元朝时期,但几经修复,整个庙宇不大,占地约三亩平方米,砖木结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门上方镶有门块,上刻“长庆坊”、“灵钟星岳”等字样,都是清康熙、雍正年间重修镌刻的。
(如果进长庆坊那么下面的资料,大家可以记一记:长庆坊门票10元,整个庙宇分正殿和偏殿两部分,正殿于民国十四年重修,正殿前东西两侧开了2个小天井,那是为采光之用的。殿内塑着朱丹溪夫妇、子女像四尊,偏殿内摆放有地藏王及送子观音像。这位朱老爷,并非上清人,他原名朱震亨,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学家之一,因为世居在浙江义乌的丹溪,所以被世人尊称为丹溪翁。可能有细心的朋友会问,那他既然不是你们龙虎山上清镇的人,那么上清人民为何在这里为他修庙宇、立金身,以这种封建年代最崇高的形式和礼节纪念他呢?据史料记载,他早年学习儒学,后弃儒习医,拜罗知悌为师。他提出的“相火易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新的学术观点,以及强调治病“不拘于古方”对那个时候的人影响很大。他晚年的时候广招门徒,培养了许多造福一方的名医,他为人耿直,并且淡泊名利,医德高尚。因为医术高明,皇上曾多次征聘他入宫,但朱老爷不为富贵所动,还是行医乡里,并多次在上清一带为老百姓治病,所以上清人民为纪念他便在此修了他的庙宇,每逢正月十五,当地老百姓将朱老爷夫妇神像抬着过街,以示怀念之情。元代学者戴良曾写《丹溪翁传》,明代文学家宋濂为他书写墓志铭,高度评价了这位医学家。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位朱老爷虽是一代名医,却脸上是一种紫铜色,仿佛病重的人一样,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是当时的皇后,得了一种怪病,久医不愈,心疼皇后的皇上寝食不安,后来经大臣引荐请来朱震亨诊治。这朱老爷仔细检查后,便找到症结所在,但考虑到皇后身体虚弱,用药不宜过猛,便开了副中药,劝其慢慢调理。可用完99副后,还不见好转,皇上认为朱震亨犯下欺君之罪,要把朱老爷斩首以消心头之恨,任凭朱老爷怎么解释,皇上也怎么听不进,这朱老爷急红了脸,脸由红转紫,最后含冤而死。朱老爷死后,皇上又命其弟子继续为皇后治疗。朱老爷的弟子只为皇后开了一副药,皇后便红光满面,身体完全康复了。而这位弟子开的这副药,与朱老爷开的药一模一样,皇后本该用完副,病自然就好了,可就是因为这一副药,断送了一代名医的性命。老百姓听说后无不悲愤,在给朱老爷塑像的时候,特意将脸描成了紫铜色。)
(边走边说,张道陵雕像前)来,各位亲爱的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雕像就是我们道教的开山鼻祖---张道陵,又叫张陵,字辅汉。他是东汉沛国丰邑(现在江苏丰县)人,史称“米贼”,(这个是朝廷当时对道教的一种蔑称)是“汉初三杰”之一留侯张良的九世孙,据说张良帮刘邦平定天下后功成身退,隐居到山里,随赤松子学习道家的法术(记住,道家是道家,它是先秦的哲学宗派,而道教是出自中国的本士宗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也喜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所以在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儿子降生后,就给他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
这张道陵自幼聪慧,七岁时开始学习儒家“五经”,最后还进了全国的高等学府——洛阳太学学习。毕业后他还曾开设讲堂,弟子的数量曾经达到0多人,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0多人不算什么,一个小学老师都可能教过这么多人。但在东汉年间,人口并不多的社会来看,这张陵真的算的上是一个“大儒”了。后来张陵在25岁的时候,被郡守以“贤良”推荐到朝廷,在洛阳经过考核,一举中了“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令,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市委书记。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张陵是进了中央政治局的,那以后可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丝毫不比他的祖先张良混的差了。不过那时的重庆地位还不高,甚至可以说,相当一般了,所以才有了后来张陵辞官回家,继而潜心专研道法了。在重庆市市委书记的任上,他看透了地方强权的横行,为官的贪赃枉法,老百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他又想到自己为一介书生、小小的一个县官,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世道,倒不如效法先祖张良,出离尘世,善保自身,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也是好事。于是张道陵大约在明帝末年,谢绝了朝廷的一再挽留,辞去江州令的职务,之后北上洛阳,隐居北邙山中,潜心修习黄老长生之道。后来朝廷三次征召,许以高官厚禄,甚至太傅的职位,相当于皇帝的老师,位列三公,正一品的职衔,而且还给他封侯(这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都坚辞不就,看来他真的是看透了官场。(据传,当时张道陵曾对来使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不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我志在青山中!”)
后来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嘈杂和骚扰,张道陵决心前往云游名山大川、访求仙术,于是带着高徒王长先是南游淮河,后又渡江南下,在我们这住了下来,当时这里叫云锦山。这里山清水秀,传说是古仙人栖息的地方,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也就是盖了间茅草屋住了下来,并在这筑坛炼丹,经过三年终于炼成了九天神丹。据说当时是“丹成而龙虎现”,于是后人便把云锦山更名叫“龙虎山”。这六十多岁的张道陵,服下神丹,身体顿时健壮有如青壮年,后来他又得到秘籍和驱鬼之术。从永元二年(公元90年)初到云锦山,张道陵总共在龙虎山修道、传道,前后达30年之久。为了广传道术,90多岁高龄的张道陵离开龙虎山,又到四川的鹤鸣山去了。(所以现在有关五斗米道也就是天师道,到底是在龙虎山创建,还是鹤鸣山创立都有争论,现在据说江西和四川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是五斗米道的思想,也就是根基是在龙虎山形成,但真正的发展是在四川)
在四川,因瘟疫为害,张道陵来到了鹤鸣山、阳平一带,一方面用符水为人治病,一方面教导当地人民挖井取盐,又消灭了虎患、蛇妖,之后他借太上老君之名广收信徒,他吸收了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创立了五斗米道(因为入道者必须交五斗米,所以世人便称为五斗米教;又因为张道陵借太上老君之说推行“正一盟威之道”,所以它又叫正一道;后张道陵被封为天师,所以又叫天师道。但现在关于是不是张道陵创建道教,现在史学界也好,道教也好,都还有争论)。他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制定了道教的神仙体系和一系列的教规,之后又以鹤鸣山为中心传教点,划分为二十四个传教点,依次向四面八方扩延,传播他的道教思想。
据传,张道陵有弟子三千人,真正得其传的只有三人:一个是高徒王长,一个是高徒赵升,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儿子张衡,不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哟。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年),张道陵已经一百二十二岁了,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召集各治祭酒和要职人员,于鹿堂治(也就是现在四川绵阳县)开会,嘱咐身后之事。他当众宣布,他的这个位置,由弟子张衡承继,特别强调说明:“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就这样正式规定了历代天师之位,一定要有张家宗亲来继承的传承关系。第二年,天师道祖师张道陵,以一百二十三岁的高龄,在鹤鸣山中羽化(也有说法是在青城山羽化)。(关于张陵天师称号的由来,道经宣称太上老君神授于汉安元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张天师只是道门内部的尊称,张天师这个封号是在唐代得到正式册封。)
东汉末年(三国前夕),也就是公元年-年之间,第三代天师张鲁据守汉中,建立了一个偏安一隅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在汉中统治了三十年,巴蜀汉中的人民都很拥护他,关西的很多难民纷纷逃到汉中避难,这是“五斗米道”最兴旺的时期。
公元年,曹操征伐汉中,张鲁抵挡不了曹操的强兵攻势,随即降曹,被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曹操为了防止道教徒众“作乱”,迁移汉中之民数万户填京城(长安),张鲁也被迫迁往邺城(现在的河北省漳河一带)。由于这一次迁移,“五斗米道”又在北方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三国末期(公元-年)前后(也有说西晋永嘉年间),第四代天师张盛遵从他父亲张鲁的嘱托,带着印、剑、符箓回到龙山祖坛遗址,兴建草堂,开坛授箓,从此,正一天师道就一直在龙虎山扎根,传承到现在。
(关于天师道何时传回到龙虎山也一直有争论,因为目前关于天师道在龙虎山的记载,真正有正史记载可考的时间是在宋朝年间,关于张盛迁回龙虎山只是在道书或者野史中有记载)
(以上关于张道陵的故事,大家在车上讲最好,站在一个偌大的广场讲,估计客人都去拍照,没几个人愿意听下去)
(边走边说)好,各位拍完照之后,我们接着往前走。上清镇历史上曾经是闽赣交通要塞,也是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大家都知道古代最发达的运输就是水运,而过去这里水系十分发达,水上交通十分便利,来往的船只源源不断地将福建山里的山货、木材、药材运到上清,然后再从水路或从古道转运出去。所以当年这里是商贾(音gu)云集,沿街店铺客栈特别多,河边渡口、码头也是非常之多。我们现在要走的这条古街,里面的房子也是这些年依着依旧修旧的原则翻建了外部,但这条街的格局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
这条古街沿河而修,大概长3华里,东西走向,大家仔细注意下会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街面都是用泸溪河里的鹅卵石铺成的,这些鹅卵石,光滑溜圆,扁长不一,密密地排列有序,有的还排成太极或八卦状,非常精巧。而这道路的中间用长条青石铺砌,沿街两旁为砖木结构的商铺店面,临河一边为江南水乡独特的建筑一一吊脚楼。请看我们右边的这排古民居,它们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砖木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猜猜这三层都有哪些用处?(底层有厨房、杂物间、厕所,有的还养牲畜;二层与街面水平,就是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这个一般做商业店面,店设厅堂,用木板拼门,梁柱上雕龙画凤,房顶较高,这样的格局可确保采光好,通风畅,冬暖夏凉;三层为阁楼,木板楼面,有卧室、仓库。在二、三层楼临河的那面以木料架设一条向外伸展悬空的走廊,木制栏杆,这便是上清古镇别具特色的吊脚楼了。)
刚刚说了这条古街是临水而建,所以这里的先人建房时考虑到居民饮水、洗衣还有船只停泊的方便,于是就每隔二三十米,便空出一个弄堂用麻石修起石级,水边又以长条麻石砌成扇形的码头。这里的码埠作用分居民用水与船舶停靠两种,古代的时候上清镇河运发达,货运繁忙,一般船舶停靠大码埠,像什么府前大码埠、上庆殿大码埠;而居民用水或者洗衣就在小码埠。3里地的古街,建有大、小码埠16个,码埠的建筑与修缮大多是居住在这的某姓家族筹措经费。所以上清码埠大多带有姓氏家族的名称,像什么张家码埠、李家码埠、蔡家码埠、姜家码埠等。大家看,在我的右手边就有一个姜家码埠。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装了自来水,但这里的妇女们还是愿意拿着衣物到这泸溪河里去洗。
大家再看看古街左边的一幢幢房子,无论是古老的,还是新建的,虽然都是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但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是为什么?当地人把这叫“兜财屋”。他们说如果把房子在一条水平线上,就是“流水屋”,那财运就会顺着流水冲走了,所以当地人建房时房角总要突出来些,以表示要永远留住自家的财运。
(天师府门前)上清镇还是闽、浙、赣苏区红十一军与中央红军会师的地方。年初,为了贯彻党中央“要求全国红军特别是闽、浙、赣红军协同作战
、“使闽、浙、赣与中央苏区打成一片”的战略,红十军与中央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在我们前面的上清桂洲河滩胜利会师,并召开会师大会,当年会师大会召开的地方就是我们面前的这个河滩。当时红一方面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兼三军团团长彭德怀、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稼祥出席大会并讲话。之后,中央红军三十一师合编为红十一军,为实现“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与实现江西首先胜利”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远处看,隔泸溪河对面那就是明朝嘉靖时期的宰相夏言的家乡桂洲村。夏言可能这一生当中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举荐严嵩。如果我们顺着这条街再往东走的话,可以看到这里还有一个书院,这就是南宋理学家陆象山陆九渊在我们这建的象山书院,据说当年弟子数量超过千人,成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
我们在把视线移到我们正对面的这座雄伟的建筑来,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景点---天师府。(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