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崔永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4%94%E6%B0%B8%E7%8E%B2/1657491?fr=aladdin

张天师的玉印

苏迅

苏迅无锡市文化艺术研究保护所所长兼《书画艺术》杂志社社长、《太湖》文学杂志社社长。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在《小说月报》《天津文学》《散文》《青年文学家》《山西文学》《读书》《雨花》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出版作品集《簪花小唱》《江南话》等。

江西省博物馆藏品中有三方“阳平治都功印”玉质印章,均为年于贵溪县上清镇采集。

上清镇龙虎山有嗣汉天师府在焉,府邸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年),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这三方和田美玉制作的玉质印章与张天师有莫大关系。张天师是世袭的正一道领袖,是道教门派之一的“正一道”龙虎宗各代传人的称谓。“正一道”由汉末张陵(张道陵)创立,后世称张陵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曰“三师”。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后皆称为“天师”。自张陵第一代至今共经历六十四代。张陵创教,置二十四治(即教区),其中阳平治为各治之首,类似中央教区,为天师驻地,都功由天师自领。据说张陵创教之时,制“阳平治都功印”、斩邪雌雄剑和经箓,为象征天师掌教权威之法器,故其印为张天师身份权力的象征。

(1)《中国出土玉器全集》著录的

三枚张天师玉印

江西省博物馆藏三枚玉质印章,据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的著录,断代均为明朝。

其一:明代“长方钮玉印”。通高4.8、印面长5.4、宽5.2厘米。白玉,泛黄白色。印面阳文叠篆“阳平治都功印”。文字笔画粗细不一,剔地深浅不一,长方形印纽,边棱抹角,纽面阴刻篆文“上”;

其二:明代“螭虎纽玉印”。通高5.7、印面长12.3、厚1.9厘米。青白玉,印面为方形,阳文叠篆“阳平治都功印”,宽边细文,结构严紧,疏密得当。浮雕螭虎纽;

其三:明代“龙纽玉印”。通高6.7、印面边长12.2、厚2.7厘米。黄白色。印面为正方形,阳文叠篆“阳平治都功印”,宽边细文,结构严紧。印纽为圆雕龙,半蹲卧状,方额,锯齿眉,分叉角,头发后飘翻卷。

(2)三枚玉印的断代有误

早在年,已有江西省文物专家陈建平的文章《天师道印的年代溯源》在《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发表,作者通过一些细节的比对后认为第一印为“明早中期之物”,第二印“有专家认为其为元代之物,但通过上述分析,将其定位明代可能更合适”,第三印“有专家认为此印为清代之物,但从造型雕工特征及玉色看,应为晚明之物”。

这样三枚风格迥异的玉器作品,《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均断代为明朝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对于传世玉器的断代,历来是个难题,台北故宫对于“长乐”出廓璧的断代,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几次翻覆,才逐渐形成共识。历代工艺品型制先后相继,诸多因素我中有你,更兼中国为喜好仿古的国度,宋仿汉,明仿宋,清又仿明,几句话怎么说得清哪个特征是哪个朝代所特有?对于传世玉器的断代,首要者撮其大者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