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癞风的治愈率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827/4686881.html

很多朋友问我,《水浒传》开头“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施耐庵写一个宋仁宗时期的故事,到底啥意思呢?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梁山个好汉是妖魔吗?

其实,这是《水浒传》的楔子,也叫引子,它给整部小说定下了基调,而且信息量非常大。可以说,如果你不理解这楔子的内容,就看不懂《水浒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们回忆一下这楔子都写了啥,跟后文有何关联就明白了。

《水浒传》楔子的名字叫“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它讲得啥事儿呢?

瘟疫是怎么一回事儿?施耐庵为何要从瘟疫写起?

当时正值嘉佑三年三月初三,宋仁宗上早朝,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向仁宗报告说:

“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

宋仁宗一听,当时就慌了。早就听说春天闹瘟疫,没成想这瘟疫都闹到我眼皮子底下了,那还得了?

东京汴梁的居民都死伤了这么多军民,那么其他的地方呢?只能更严重。

听完赵哲和文彦博的汇报,仁宗不敢怠慢,马上就同意了二人的方案。

就这样,赵哲和文彦博二人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落实。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疫情非但没有被遏制住,反而越来越盛了。

仁宗听说这一套方案不起作用后,急火攻心,龙体也就抱恙了。

病归病,但作为皇帝,眼前这一摊子事儿他不能不管。于是,仁宗拖着病体召百官复议治理瘟疫之之事。

这时候,那个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站了出来说:“眼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咱们朝廷能用的办法都用了,仍旧遏制不住瘟疫蔓延的势头。以臣愚见,陛下要禳此灾,可以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设坛作法,祈求老天爷,便可以除此瘟疫。”

宋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便差遣了殿前太尉洪信作为钦差,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去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靠道士做法来治理瘟疫?这也太不靠谱了吧?面对这样的大瘟疫,必须用医疗的手段来解决,应该马上召集全国的名医啊!古代统治者真的是这么愚昧和迷信吗?还是因为施耐庵个人比较迷信,才这样写的?

其实,宋仁宗时期的这场大瘟疫是真实存在的,有历史记载的。治理瘟疫的这套措施,也不是施耐庵编的,而是中国古代王朝普遍都采用过的。

靠政治措施、宗教仪式来治理瘟疫,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不靠谱,但在古代人看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背后蕴含着一个“天人感应”的逻辑:人类历史上的几乎所有的大饥荒大瘟疫,往往都和人类的自身的行为有关,更与政治因素息息相关。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一切世事和自然现象都是老天安排的。正如皇帝作为天子,代替老天来治理天下一样。因为是“奉天承运”嘛,所以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然而,皇帝权力虽然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为所欲为。因为,皇帝的上面还有老天。

老天爷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