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是何许人也?是道教中正一派的创始人,在民间形象中,一提到张天师,至少是一个会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神人”。民间传说他曾经在巴蜀一带力斗六天大魔八部鬼帅。《龙虎山张天师》这部电影就是取材于这个故事。这其实应该是一个民间传说,传说中的张天师法力高强,六大天魔八部鬼帅都拿他没有办法。
三星堆文化中的面具笔者看了题目,以为这是一个神鬼乱舞,张天师施展着法术,画着符杀来杀去的神话片。没想到,樊少皇主演的张天师几乎不会任何法术,在面对巫蛊之术的时候,有了那么一些生扛的味道。剧中的张天师武功高强,一把剑也耍得出神入化,很有一点行走江湖的大侠的味道。最终的结局和民间传说也是一样的,张天师力克各路鬼魔,并给他们定下了规矩。该去酆都城的去酆都城,该去西域的去西域。
其实,笔者的观点就从这里开始,结尾的这一段本来应该是整部剧中的升华之笔,很不幸的,却成了败笔,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剧中的鬼魔,首先,这群鬼魔的装饰建筑还是祭祀的那颗神树其实是巴蜀文化中最神秘的一支,那就是著名的三星堆文明。有学者考证,三星堆文明应该是距今年到年前的一个文明。能集中体现这个文明的就是那个著名的青铜树,这个梗被小说鬼吹灯系列用过一次,就是著名的秦岭神树。
青铜树在这部片子中,鬼魔的反派出现了严重的时空错乱,巫蛊之术大概成于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他的重要发源地也不是巴蜀,而是湘西地区。最重要的是,三星堆文明在典籍中没有任何记载,这也是中国大陆上最神秘的文明之一,编剧将三星堆文明和巫蛊之术结合起来,造出来的几个大反派。这种穿越时空的做法,也让这些大反派都成了四不像。如果说是民间传说,那应该是神魔乱舞,可是剧中的反派更像是一群阴谋家。巫蛊之术其实是一种诅咒之术,他们用毒养毒虫最大的目的是诅咒敌人。编剧似乎混淆了这一点,巫蛊像是幻术,又像是使毒的方法。剧中解读的方法也是中医中经常提及到的“以毒攻毒”。这些在民间传说中有的鬼魔,有了三星堆文明的熏陶,歪用巫蛊之术,还学习了唐宋明清时期很多装神弄鬼的骗人伎俩,确实是“集各种文化之大成者”。
有三星堆文化风格的权杖这其实也是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如果你是神鬼片,那民间传说的元素应该要多一些。可以给各种武功加上想象力,看上去不那么实就可以了,这样也很冲击视觉效果。如果你是古装武打,那干嘛要把三星堆文明搬出来,也就是把上古神秘文明搬出来,而且加入了许多看上去有些神鬼成分的动作。特别是结尾,张天师居然和鬼魔达成协议。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四不像类的影片,如果你架空历史,就尽量少出现历史文明的痕迹,如果你想借着历史说事,那就让人感觉像是真实的历史。这部片子两边都没有靠上。其实这部片子可以换一个名字叫“张天师破除迷信记”或者叫“张天师拯救愚民记”。笔者觉得,似乎让人感觉更扣主题一些。
说到张天师,他是道教中正一派的创始人,这一派善于画符,善于炼丹,善于养生,而剧中的张天师,没有看出他这方面的修为,他的灵台清明的那一段提示,更像是老和尚教入门的小和尚如何打坐时才用的。还有那段著名的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的箴言,来自于名著《西游记》第十三回,这是唐三藏说的,典型的佛家用语。一位道教的祖师,学得自己像个小和尚,张天师按照这样的人设,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似乎更贴切一点。在整部剧中,没有看到张天师对于自己所处教派的感悟,正一派是奉老子为宗师的,你起码引用一些《道德经》中的内容,看上去起码觉得张天师更像个道士,而不是和尚。笔者觉得,张天师的乱来自于编剧对道教和佛教的不理解,现实中的很多箴言确实也很难分出他们的流派,加之中华文化本就博大精深,编剧自然也就混淆了其中的许多观点。
整部剧的故事性很强,只是情节并没有脱离之前武侠题材故事的窠臼,只是借了一个张天师的壳而已。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把张天师换掉,换成一个江湖大侠,整个故事也可以走下去,张天师并没有决定意义。这有点像影视剧中的“标题党”。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融合,融合是各种文化有机地结合,不是把各种文化放在一起,就像一个大杂烩一样。《龙虎山张天师》就是把各种文化都放进了电影中,给人一种混乱之后,不知所云的感觉。
而结局更意外,张天师似乎有了一段红尘恋情,一位痴女为了救他甘愿付出生命,这个结尾,其实就是商业片的结尾,和文化不怎么沾边。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