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师,百度词条里这么说:“对有道者的尊称。天师: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天师原是道家始祖——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在古代小说中,天师通常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本事,深受百姓爱戴。而道教创始者祖天师张道陵的子孙,亦承袭天师大真人这一称号。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师(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郝超传》。”

由此看来,世人对“天师”这个称谓误会颇深啊。大多数观众,从小被香港鬼神片反复洗脑,自此认定,天师道长,就是要画符咒、使道法降伏一切妖魔鬼怪,笔者也不例外(说来惭愧)。

大晚上的,点开一部疑似鬼神片,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一会儿会出现什么样的吓人场面。

影片一开场,就营造了一种恐怖气氛:夜黑风高,有人在挖坟掘墓,而后又杀人越货,紧接着一队神秘人物出现,其中一人口中念念有词:“咿哩嘛咋,哈西库卡甲”,这个咒语一出,瞬间让人出戏,脑中出现的竟是《狮子王》里的那句:“阿库娜玛塔塔”……至此恐怖气氛被打破。

接下来,张天师登场,樊少皇饰演的张天师,慈眉善目,仙风道骨,又多了一份壮硕。

接下来进入正片,这部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张天师应友人所邀,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奔赴巫术盛行的蜀地,只为了帮助查清当地无故频繁出现的人命案,悲天悯人。进入蜀地后,遇人遇事,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这一切都是名为古玛的大巫师所为,目的只为了依据传说凑齐八部鬼帅,然后用这八人之血生祭扶桑神树,打开天门,最后让古玛得到永生。结局不必说,肯定是张天师得到助力,破坏了古玛的计划,阻止了这场惨剧,解救了被蛊惑控制的“鬼帅”,以及被抓来用鲜血供养古玛的孩童们。

这部影片的人物关系也很简单--师徒张天师和王长;兄妹符生和红缨;师兄弟古玛和巫咸;主仆古玛和驼背巫师;再就是群演--容易被蛊惑的老百姓和被蛊毒控制的古玛属下。

就影片本身而言,就是一部很中规中矩的故事片,没有出人意料的人物关系,也没有蛰伏反转的剧情,在观影之时,一度让笔者昏昏欲睡,最后让人清醒过来的,是张天师一场场的打斗场景,不得不说,樊少皇宝刀未老,武打戏份,没有如今流行的特技特效,每次的短兵相接,拳脚肉搏,都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间可见演员的真实功底。如此,一部故事片,生生被演绎成了武侠片,而且是久违的,十分传统的武侠片。樊少皇的张天师,是以武功为主,八卦推演为辅的天师。

对于说这部电影被看作是“武侠片”,个人认为这是美誉,不必回避,这也是此片最大的一个亮点。整部影片只有樊少皇这一个大咖,而这位大咖也利用自己的优势一个人扛起了整部影片,也确实是十分敬业和值得称赞的,对于投资人们来说,也是物超所值了。

终于看完了影片,意味索然,但细细回想,会有一问:“为何会有这样一部电影横空出世?”此天师非彼天师,没有符咒,没有神秘道法,有的只是一身的凛然正气,对世人的关怀慈悲之心,还有演员为之加持的好身手;片中没有出现鬼怪妖魔,至于为何没有,片中张天师有言:“世上没有鬼怪,只是你心中的幻觉”,片中有的只是用妖言蛊惑百姓,用蛊毒控制人心的人--大巫师古玛;而最终张天师战胜古玛,破除了老百姓对大巫师的迷信,其实也是战胜的张天师自己的心魔。经此一役,释然了内心的张道陵遁入龙虎山,继续自己的修行。围绕张天师,进山入山,有头有尾,有始有终,这似乎是一本人物传记,百度了一下,佐证了这个想法。

“张道陵(34年2月22日—年),字辅汉,原名陵,道教创始人,汉朝东汉时期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张道陵创建道教的背景:当时在巴蜀一带,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淫祀而害民。而这些祀奉鬼妖(学名为:妖邪)的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张天师携王长、赵升二位弟子和黄帝九鼎丹经,来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祸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带流传的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懂了吗?《龙虎山张天师》讲的就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创建道教的一段背景故事,这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有很多因素影响,个人认为,《龙虎山张天师》这部影片,就其本身的质量来看,不能算是很出彩的,它挑战了很多观众对“天师”的固有映像,并且缺少了很多现如今被大众所接受的流行元素。

但,还能一观,在于其立意的深远,加上两个亮点---风景优美的外景地和有真功夫的樊少皇的加持。

并且,看完这部影片,至少能让人知道龙虎山的张天师-张道陵,就如另一位道家名家,张天师的后辈--张三丰之于武当山。

以上仅为个人的喜好和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共同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