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龙虎山 >> 龙虎山荣誉 >> 于亚茹道的追寻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m.39.net/pf/a_4585639.html

于亚茹,东北药业公司总经理,吉林敦化岗子村通沟书院院长,吉林敦化岗子历史和文化复兴领路人,武圣观住持于祥和孙女

岗子村,沙河旁,穿过杂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在一片玉米地旁,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武圣泉”三个黑色大字。若不是有人引领着来到这里,有人倾说着这方泉水背后的故事,或许它就被埋于这疯狂生长的荒草之中。

这是一个有关道教以及一位道人于祥和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的人和事连同岁月一起被埋没。历史像一个闭口缄默的人,沉默的眼神中,有着些许的无奈。

它,在等待一个人,重新去发现它,诠释它,呵护它。直到于祥和的后人于亚茹,一位女企业家的到来,这段尘封的历史才得以面世。

往事钩沉,档案揭秘

那段如今荒漠的岗子村道教历史以及岗子村道人于祥和的故事随着《岗子印记》重现于世人眼前:

于祥和(-),生于吉林船厂,在青岛崂山修道。年来到岗子,任武圣观道长,历时24年。先后收弟子50多人,观内有常驻道士40多人。

于祥和道长制定了《武圣弟子戒律》《武圣弟子遵守五常》《武圣弟子五戒》《武圣弟子八德》《武圣弟子戒百病》等道规,宣扬“礼神明,敬祖宗,爱国家,保民族”的道家思想,带领弟子认真修道,并严格遵守道规戒律,坚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勤俭持修,遵守戒规、积公累德、济世利人的宗旨。

这本《岗子印记》详细介绍了于亚茹爷爷于祥和的故事以及岗子村的历史文化和道教文化。

这是于亚茹来到岗子村后所做的事:扭转世人对道人的看法,恢复岗子村道教文化,传承道家文化。同时,她还联合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福有先生、省政协书画院院长、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力华先生、省文联副主席、国家非遗民俗专家曹保明先生共同建立了“岗子印记”历史文化展览馆,蒋力华亲自为“岗子印记”题字,并力导建立了“东疆贤达”石雕群,即“东疆十二贤”:大祚荣、崔忻、张子固、吴兆骞、武默纳、依克唐阿、吴大澂、刘建封、吴禄贞、于祥和、陈翰章、释佛性,全面呈现岗子村的历史文化以及道人于祥和的事迹。

序篇:旧国雄风。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敦化和古挹娄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这里还是古渤海国的第一个都城所在地,后来渤海国迁都它地后,这里就成了旧国。

第一篇:开山之斧。主要讲述张福有发现长白山手斧的过程以及手斧对人类起源和长白山区文明史的研究意义。

第二篇:树壁自固。张福有在考察中结合地理环境与历史典籍,认为官地镇通沟岭山城和石湖古城一带很符合渤海国建国者大祚荣保太白山东北东牟山树壁自固,并在这里大败唐将李楷固的史记记载。

第三篇:太祖东征。辽太祖东征渤海国的情况,包括行军路线等。

第四篇:驿路通沟。岗子村在古代是东北边陲重要的古驿道,是吉林通向宁古塔、珲春的唯一通道,在清代时为通沟镇,有古庙“武圣观”。官员吴大澂在这里设了通沟驿站。

第五篇:抗日烽火。抗日战争时期,于亚茹的爷爷于祥和积极支持大刀会、义勇军的抗日活动,同时还给抗联提供药品,为抗联救治伤员。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中去,为抗日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道教爱国传奇。

第六篇:武圣祥和。主要讲述道人于祥和一生的故事,包括在岗子村治病救人、悬壶济世、广积善缘、严于律己、勤俭修德、认真修道、积公累德、爱国爱教、广弘道家文化等。

第七篇:佛性故里。主要讲述享誉国内外著名的大法师佛性法师一生的故事。她是岗子村人,曾经生病,是道人于祥和救活了她。可以说如果没有于祥和,也就没有后来的佛性大法师。

第八篇;旧貌新颜。主要讲述改革开放后岗子村发生的翻天覆的变化。随着考古文化学者张福有在这里发现了近三千年的青铜文化遗址和于亚茹在这里大力弘扬岗子文化,岗子村正在创造新的辉煌,先后开展了申报全国传统文化村落、撰写村志、发掘岗子历史、传承传统文化等工作。

跋篇:结束语。岗子村的考古发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类型——“岗子类型”。岗子村的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更是绚烂多彩、厚重精深。这是一片不断需要人们去发现、传承和赞美的活化石。岗子的故事,需要传承……

转变,从祭祖开始

于亚茹,东北药业公司总经理,吉林敦化岗子村通沟书院院长,吉林敦化岗子历史和文化复兴领路人。同时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武圣门派创始人于祥和的孙女。

从开始的不信道、排斥道、反感道,到最后认可道,决定在这里重现当年那段爷爷于祥和的传奇故事,恢复道家文化、传承岗子文化,于亚茹的这条追寻之路、传承之路,漫长而艰辛。

出生于敦化市额穆镇的于亚茹,父亲是一名下放干部。年,全家随着父亲一起来到沙河沿。

年8月,于亚茹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回乡祭祖,祭奠自己的爷爷于祥和。没来这里之前,从小到大,她的父亲一直给她说她爷爷的故事。但那时候的她对道很是厌恶,觉得他们是骗人的,因此对爷爷也没好印象。她们姊妹几个心里头经常骂自己的爷爷,埋怨爷爷没个正事,在父亲和姑姑那么小的时候,就把他们扔在家里,自己出家修道。

但这一次祭祖,彻底改变了她对道以及爷爷的看法。

当车开到岗子村时,因路况不好陷入了泥潭里。正当他们无助时,于亚茹看到一群百姓赶来,帮他们拖的拖,拽的拽,最后把车子从淤泥中弄出来了。当村民们听说他们是于祥和的后代时,纷纷向他们讲述了于祥和当年在岗子村治病救人、救助百姓、慈悲为怀的事,言语之间充满的都是对他的感恩和称赞。

此次过后,于亚茹对道不再那么反感,想要探寻道的本质,对父亲口中所说的爷爷的事也开始追根溯源,查证一二。

从最熟悉的医药查证起,于亚茹开始研究道医。“我是个比较倔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就是说一个人说的事我不相信,只有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说的事我才信。”因此,她走访了村中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然后又开始走山涉川,行迹遍布龙虎山、崂山、五台山,还访问了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赵理修道长以及她那些北医大毕业的朋友,为的就是查证“道医”是否真实可信。

“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人如果想修道,就要先修性修心修德,然后才能修道。修道的人千千万万,但修成道的或许只有一个。这个修成道的人必须各方面都德高望重。”从他们口中得出的事实,让于亚茹开始渐渐理解爷爷了,爷爷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了。

“我现在领悟出爷爷走的是老子文化和庄子文化,它是大道,它是正道,但现在就是之前我不理解的那些,就说它是歪道。”

之后她又返回岗子村,想要再次访问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们时,却发现那些老人们有的已经走了。为了能更好地保留这段历史和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她决定尽自己所能,每年给他们买轮椅、助听器、营养品和药品,“很怕他们走,只要他们多留一天,这段文化这段历史就能保留住。”

“道”路艰辛

随着调查的深入,于亚茹还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那就是岗子村这里不仅有着深厚的道家文化,还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和考古文化:岗子村不仅是古通沟镇,设有驿站,还有通沟岭山城、石湖古城等重要历史遗迹。

这是一段让岗子村村民引以为傲的历史,但令于亚茹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以前那么繁华的古镇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作为后代,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将这段历史恢复出来,连接起来,传承下去,让岗子再现昔日繁荣,让岗子深厚的历史文化能被更多人所知。

当坚定了心中的梦想后,于亚茹开始了以“道”为中心,复兴岗子村历史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艰辛创业征程。在恢复岗子村历史文化过程中,于亚茹遭到了很多的委屈、痛苦、困难以及质疑,甚至被嘲笑。

于亚茹的医药公司在青岛,因平时工作忙,本来就很少回家的她,还得来岗子村,这遭到了她的爱人和孩子的抱怨。她的娘家人和亲朋好友也对这样的行为不理解,认为她有点“走火入魔”了。

后来,随着对岗子村投入精力的增加,于亚茹连自己经营的事业也很难顾及了,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一边是传统文化事业,一边是自己经营的事业,取舍变得很是艰难,但她最终还是把人生的重心偏移到岗子村上,“我认为这个事儿得分大事小事。钱可以说想什么时候挣,就什么时候挣。但岗子村的这段历史不能被耽搁。因为这段时间你要不去做这个事,这段历史就没了,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的她又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那就是她娘家的人要把于祥和的坟墓迁走。这遭到了于亚茹的强烈反对,“他不仅是我们的爷爷,还是中华的文化,如果你要把爷爷的坟墓迁走了,这段百年历史就没有了见证人。”最后家人妥协,但于亚茹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

她首先想到的是建立一个可以承载这段历史的文化园。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那时候的于亚茹身心很受煎熬,压力很大,身边没有一个支持她的人,同时资金上也陷入了困局:一边是运转着的山东公司需要钱,一边是急等着投资建设的岗子村文化园。

但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年,于亚茹决定在岗子村买块地来建设文化园。她走访了岗子村的老人询问房子的事,老人们说,你不是村里的人,你买不了这里的房子,更落不了这里的户。这让于亚茹犯难了,最后她灵机一动,决定在村里找一个孤儿,把房子落到他的名下。

就这样,于亚茹顺利买下了一处非常破烂的主屋有70多平米、院子有多平米的房子。接下来,她把破房推倒,重建,并在周围修了围墙。当主体建好后,接下来就是在里面建设展览馆和文化墙。

于亚茹联合张福有先生共同建立的“岗子印记”历史文化展览馆,蒋力华先生为“岗子印记”题的字

然而,在传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仅只有这些。当于亚茹刚到岗子村做这件事时,很多百姓不仅不理解她,还骂她,动手推她。为了能顺利地寻找传统文化、恢复传统文化,于亚茹以退为进,想出一个办法:凡事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对他们好。

在建围墙的时候,她就以高工钱请当地百姓帮忙运土。建好围墙后,于亚茹找来那些轮椅上的老人,把他们推到这里,找来画家,通过这些老人口中完整一致的口述史,还原叙述当年的事实,然后写下来,画下来。

就这样,于亚茹“拼命”地对村民好,让他们知道她来这里是帮助他们恢复文化、弘扬文化的。

日日夜夜地煎熬,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所要的东西。时间侵蚀了一切,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信念。在她一点点的努力下,两年后,村民们不仅开始理解她,而且还开始积极地支持她。

除了给予她日常上的生活帮助外,村民们还积极配合她完成历史和文化的撰写和保留工作,把自己知道的或者亲身参与的都说出来。谈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于亚茹回答道:“最起码让60岁以下的人,知道我们岗子村还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更仿照吴大澂当年建通沟驿站那样,把这个地方建成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和文化地。让孩子们也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这段历史,同时把这段文化传给他们,让他们传承下去。”

终遇志同道合之人

走在这条传统文化的复兴路上,于亚茹很是孤独,尤其一开始的时候。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她不知道哭过多少次。在建设文化园的时候,她再一次迷茫了:这段历史她已经尽力恢复到这样的程度了,接下来还有哪些可以挖掘,她不知道路该往哪里走。

《商道天下》一行人在张福有先生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岗子印记”

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的奇妙。与此同时,在岗子村一带积极复兴着这片历史文化的还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就是张福有。年,张福有先后11次来到岗子村一带考古,在这里发现了东山头遗址和岗子遗址,并采集到了大量的文物,发现这里历史悠久,考古价值巨大。

前后相继的两个人,都在为同一件事而努力,却总是擦肩而过。直到有一天,一份报纸来到岗子村党支部书记徐文有的手中。他在无意中翻看了这份报纸,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张福有在岗子村考古重要发现的文章。像获得了至宝一样,他惊喜万分,没想到岗子村这个小小的地方还有这么大的人物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