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摄)
8月26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联合召开“百年辉煌红土地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打造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江西样板”专题新闻发布会。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副主任瞿小华介绍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工作的相关基本情况。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郭卫泉,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主任金三元,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协调处处长张桂春,民航江西监管局空管处处长刘少华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黎峰(文颖摄)
黎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副主任瞿小华先生,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郭卫泉先生,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主任金三元先生,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协调处处长张桂春先生,民航江西监管局空管处处长刘少华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瞿小华先生作介绍。
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副主任瞿小华(文颖摄)
瞿小华: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很高兴应邀参加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百年辉煌红土地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工作的相关情况。
为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制约通航产业发展的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大力发展通航产业和低空经济,在中央空管办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去年,江西省获得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改革试点的期限是:自年10月1日起至年9月30日止,为期2年,共分三个阶段,即“起步开局”、“全面推进”和“优化完善”三个阶段。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依托“北斗+高分+5G”等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设施支撑的通航飞行监视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A类飞行服务站和若干个B类飞行服务站,完成包括空域运行管理、飞行任务管理、飞行计划管理、飞行实施管理、飞行服务管理、飞行动态监视、数据信息管理和特殊任务管理等试点内容。改革试点的目标任务是:在不改变空域管理权属的前提下,研究探索和创新江西低空空域规划和运行管理体系、监视和服务保障体系、低空安全管理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形成既有江西特点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体系、安全运行机制和高效协同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配合推行实施空域分类管理、构建低空目视飞行航线网络、建立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体系、强化低空飞行保障基础建设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改革试点的特色亮点是:采用基于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系统技术,在全国首创了“北斗+低空”相融合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式,为我国探索低空改革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也为示范全国、推广全行业提供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发端江西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新模式,打造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江西样板”。
自年9月江西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等多位省领导多次就改革试点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和推进具体工作。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作为改革试点工作牵头单位,把该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军民航及省直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筹划,抓紧落实,蹄疾步稳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组建了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以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江西省低空协调运行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审批成立了江西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为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构建了工作运行体系。建立了改革推进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了《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责任清单》《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和《江西省低空空域使用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等工作制度。
三是获批了第一阶段空域划设。积极推动申请获批“空中道路”。年5月21日,军航管理部门批复同意在江西省域范围内划设7个临时空域、2条临时航线作为本次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第一阶段空域,为后续开展低空飞行试飞工作亮了“绿灯”。
四是相关技术研发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针对传统通航飞行传统监视手段的短板与痛点,基于北斗技术的通航监视与服务保障体系的相关技术取得较好的成果,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江西省委军民融合办将联合军民航及省市有关单位,大力协同,攻坚克难,圆满完成改革试点任务,使江西通航产业快速成为助力江西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最后,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江西军民融合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黎峰:谢谢瞿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文颖摄)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将给江西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好?
瞿小华: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释放现有的低空空域资源,探索低空空域管理的有效模式,为通航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为此,我省获得改革试点省份,是中央空管委赋予我省的政策红利,充分用好这个政策红利,必将为我省通航产业快速发展带来重大先机。通过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将有望取得有利于江西通航产业发展的三大成果:
一是有利于实现我省低空空域资源利用的精细化和常态化。既然是试点,就可以打破原有的法律法规及体制机制的束缚,为改革现行开道让路亮绿灯,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江西境内的低空空域需求。通过在江西省境内米以下划设管制、监视、报告空域,形成军民协同、灵活转换、无缝衔接的空域使用模式,实现江西省境内低空空域资源的精细化和常态化管理,切实满足通用航空等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二是有利于实现我省低空空域飞行管理服务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当前,我国低空飞行活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管理模式,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通航产业的正常发展。比如,我国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数量逐年递增,但登记在册以及操控许可证的数量远低于飞行器数量,这意味着大多数低空飞行器游离于监管体系外,在监管范围内属于“看不见、叫不到、管不住”的“黑飞”现象,这一无序管理现状给合法合规的飞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通过改革试点研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规范无序管理的现状,切实改进和完善管理与服务,实现低空飞行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是有利于快速释放通航产业的市场需求。通过改革试点,形成军地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的通航监管服务体系,保障我省低空飞行任务的可控化、精细化、常态化,根本解决通航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必将快速释放通航市场需求,快速激活通航产业发展潜能,实现通航产业井喷式增长。预计未来五年我国低空市场需求开始向高峰“冲刺”、与国际接轨,经保守测算,低空产业的发展有望带动我省GDP增长近千亿元,进一步形成江西低空经济繁荣发展的先发优势。
中新社记者(文颖摄)
中新社记者: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中的空域划设是重点也是难点,请问在江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中对于空域划设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阶段性成效?
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郭卫泉(文颖摄)
郭卫泉:空域的划设涉及到空防安全、飞行安全等,同时面临多方的空域需求冲突,协调难度大,空域的合理划设显得非常困难。但是,东部战区空军对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工作予以了非常大的支持。经反复论证,多方协调,军地已就第一阶段空域划设形成共识。今年5月,军航管理部门批复同意在江西省域内划设7个临时空域和2条临时航线作为本次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第一阶段空域。7个临时空域分别是瑶湖地区、吉安地区(2个)、浮梁地区、瑶里地区、鹰潭龙虎山地区和南昌高新地区,2条临时航线分别是吉安通用机场至瑶湖机场、昌北机场至井冈山机场等两条低空目视航线。第一阶段试点空域划设是本次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关键,此次获批可谓破冰之举。
下一步,根据改革试点批复方案,第二阶段主要是在0米以下空域实现覆盖江西省主要城市及景区范围,基本满足江西省商业性消费航空服务、通用航空临空产业、航空装备研发制造发展需要。同时对无人机飞行空域拓展,拓展目前1.万平方公里的赣州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空域。第三阶段主要是规划米以下江西省内部分地区管制、监视和报告空域分类划设;构建米以下通用机场之间、通用机场至周边起降点低空目视飞行航线。
江西日报记者(文颖摄)
江西日报记者:据悉,为配合落实本次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专门成立了“江西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作为具体操作机构,能否介绍一下该机构的情况和职能?
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主任金三元(文颖摄)
金三元:为切实做好我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当前全省机构和编制数紧张的情况下,省委编办于今年4月专门批复同意成立了“江西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作为全省通用航空飞行的协调和服务平台,为通航用户提供任务审批、飞行计划、航空气象、航空情报、飞行情报、告警及协助救援等“一站式”服务,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高效、有序。
其主要职责包括:根据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授权,负责江西省低空空域协调管理,按照相关运行管理程序实施空域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协同运行空域信息;负责飞行服务站的日常运营管理,受理飞行任务、飞行计划申请,提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监控管理区域通航飞行活动以及低空空域使用情况,汇总飞行服务站数据信息,收集上报飞行情报等原始资料,协助对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飞行实施监管,评估通用航空使用空域效率并提出改进建议。
与此同时,江西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将纳入我国民航管理体系,响应“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号召,成为民航部门职能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为通航发展松绑减负,使通用航空更好地飞起来,强起来,兴起来。
经济晚报记者(文颖摄)
经济晚报记者:据悉,当前江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内容,请问能否介绍一下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郭卫泉:当前,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第二阶段工作正在进行。我们将按照批复方案的要求,继续紧扣试点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形成特色,确保圆满完成改革试点任务。
一是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在管理上实现“一盘棋”。加快建立相关制度机制,有效落实责任清单,合力攻坚推进试点任务落地落实。加强与军地民三方沟通协调,探索军地民联合办公模式,实现协同融合监督管理,着力形成军地民高效协同的管理模式。
二是进一步聚焦关键领域,在使用上用好“一片天”。有效落实批复空域的文件精神,形成常态化可用低空空域,满足多元化飞行需求,助力通航加速“飞起来”。以北斗技术在低空空域监视运行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江西省通用航空飞行监视与服务平台系统,建设飞行服务站,实现低空空域监视全面覆盖,确保通航飞行“看得见、叫得到、管得住”。抓紧推进南昌周边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在全省形成通用机场网络。加大通航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力度,以公益性通航作业撬动通航产业发展。利用好江西的优质旅游资源,突出发展低空旅游、低空体育、低空教育,争取先期在江西省井冈山、南昌瑶湖等景点和吉安桐坪机场等有条件的地区先“玩起来”“热起来”。
三是进一步抢抓试点机遇,在运行上培育“一批人”。通过组建专家组、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提高江西省通用航空协调运行中心人员在低空领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基本形成通航监视、服务的工作能力。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建设、监管一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省通航协调运行中心体系建设,为通航用户提供“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全国通航飞行审批程序最简、审批时间最短、服务保障最好的省份。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据悉,省委省政府将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为抓手推动通航产业快速发展,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用机场的建设,请问对我省通航机场建设的规划和具体目标是怎么考虑的?
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协调处处长张桂春(文颖摄)
张桂春:通用机场是通航产业发展的基础,是通用飞机能够飞得起和落得下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优化全省通用机场布局,指导全省通用机场有序建设,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通用机场体系,今年年初,经报请省政府同意,我委印发了《江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年)修编》。
第一,发展目标方面。主要分近期到年和远期到年两个阶段,到年,全省A类通用机场数量达25个,基本实现所有地级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运输机场,初步形成集短途运输、公共服务、通航消费、飞行培训、应急救援等功能为一体的通用机场网络体系,推动干支通、全网联,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航空应急救援的需要。到年,全省A类通用机场数量达48个,实现所有地级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运输机场,基本实现民用机场运输服务覆盖全省,形成与运输机场有效衔接、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覆盖全省的通用机场网络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第二,布局方案方面。在充分利用运输机场开展通航服务的基础上,以50公里为覆盖半径,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布局,一是尚未布局运输机场的设区市;二是地面交通不便、运输机场按公里范围覆盖不到的县市区;三是满足航空应急救援体系需要;四是满足航空、旅游、农林等产业发展需要;五是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或已明确投资主体的县市区。对空域条件差的县市区,原则上不布局通用机场。规划到年,全省形成“”的通用机场格局,即由9个运输机场兼顾通用航空功能、48个通用机场组成通用机场主干网络,若干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为补充的通用机场网络体系,48个通用机场中,在11个设区市各布局1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基地型通用机场,对于具有短途运输功能、大型直升机驻场开展应急救援的基地型通用机场原则上建设A1级通用机场。
第三,建设任务方面。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根据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和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推进情况,规划近期到年,重点推进20个通用机场建设,一是选址等已获中央军委批复的通用机场;二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试点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5号)已明确需要建设的通用机场;三是地方政府积极性高且已明确投资主体的通用机场。其他23个通用机场安排在年以后,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如条件成熟,也可提前到“十四五”实施。
凤凰网记者(文颖摄)
凤凰网记者:请问民航江西监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江西省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工作,特别是在通航监视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将如何发挥作用?
民航江西监管局空管处处长刘少华(文颖摄)
刘少华: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通航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和完善行业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年,民航局印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是我国通航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用“五个明确”来对《方案》进行介绍。
一是明确了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四大原则。《方案》提出体系建设遵循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分级管理、分类服务;数据共享、信息互联;行业引导、社会管理等四大原则。
二是明确了低空服务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方案》明确提出,到年,中国将初步建成三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有效的飞行计划、航空情报、航空气象、飞行情报、告警和协助救援等服务。到年,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低空报告、监视空域和通用机场,各项功能完备、服务产品齐全。
三是明确了低空服务保障体系的布局和功能定位。《方案》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三级体系,包括国家级、区域级和服务站(即:省级),其中,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和区域信息处理系统分别依托民航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建设。
四是明确了低空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内容。《方案》提出提升航空情报服务能力、提高低空通信监视能力、提升低空航空气象服务能力、完善飞行计划管理、建立低空飞行服务法规标准体系5方面子体系建设的任务。
五是明确了低空服务保障体系的归属定位。《方案》提出,低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体系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民航行业管理,由民航局统一实施监督管理。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民航江西监管局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职责,靠前服务,协调军、地、民三方一体研究,共同发力,梳理重点,疏通堵点,攻坚难点,解决痛点,具体而言:
首先是加强与政府的协同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在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主要负责规划和建设,民航主要负责运行规范和标准,负责技术支持和行业监管。按照《方案》的整体要求,研究确定推进计划,抓紧建立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配合做好江西地区飞行服务站规划。
其次要加强与军队的协同保障,实现效应最大化。军队、地方和民航要“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共同协调空域的划设和使用,研究空域的保障,充分反映和维护各方的利益。加强推进建立军地工作的机制,健全完善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这方面,一些兄弟省市进行了有益探索和试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三是加强民航空管系统与飞行服务站的协同运行。协调配合华东地区管理局加快制定飞行服务站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服务站设立的备案审查、运行前符合性检查等工作,落实管理对接。加快服务站与地区中心的互联,推进技术对接。做好服务站与空管系统的信息引接,协助配合政府推进和军航单位的对接,理顺空域使用、飞行计划、飞行动态管理流程,实现运行对接。
黎峰: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50.html